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时频谱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9-02 18:14
   地震波在地层介质传播的过程中,散射和吸收衰减等都与频率有关,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时变的,属于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是分析它们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时频分析方法研究对比,对其优劣做出了初步的分析,优选出HHT、广义S变换以及匹配追踪来进行应用。HHT可以根据信号本身的特点自适应的分解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分量,不用考虑基函数或者窗函数的选取等其他非自身因素的干扰,得到的结果能更好的反映信号本身的特点;将HHT自适应分解地震信号的能力与谱白化拓频能力有效的结合,根据模型和实际资料效果显示,此方法能有效的拓展地震资料的频带,从而提高其分辨率。准确而有效的时频工具是进行地震资料多尺度分解的基础,通过对各种时频分析的对比研究表明,广义S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分辨率能力,分频参数可调,且具有无损可逆变换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地震资料的多尺度分解。根据含油气频谱异常“高频衰减,低频增加”的特点,使用小波变换和广义S变换做高频衰减、低频增加剖面用于检测含气异常。在强振幅异常区,用匹配追踪和能量均衡归一化广义S变换来进行改进,能有效减少强振幅对含气检测的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631.4
【部分图文】:

频率分布,输入信号,时宽,频宽


获得原信号在t时刻附近 时段的信号,然后对该段信号 ts 进行傅里叶变换。随着平移参数 的改变, h t所确定的 时间窗 在时间轴上移动,使的信号 逐步进入被分析的状态。有分段信号函数 ts 突出了原信号 在 时刻附近一个时段的特性,所以分段信号 的傅里叶变换反映了原信号在该时段的频率分布。STFT 在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不能同时兼顾[18]。好的时间分辨率需要较小的时宽;与此同时好的频率分辨率需要较小的频宽,也就是较大的时宽,但是时宽与频宽相互制约,不能同时取得最小值。根据不确定性原则时宽与频宽的乘积不小于 0.5,实验表明,当窗函数为高斯函数时,时频分辨率最好。2.2.2 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在实际信号处理中,信号往往是离散的时间信号,matlab 软件里采用的正是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频率分布,输入信号,时宽,频宽


获得原信号在t时刻附近 时段的信号,然后对该段信号 ts 进行傅里叶变换。随着平移参数 的改变, h t所确定的 时间窗 在时间轴上移动,使的信号 逐步进入被分析的状态。有分段信号函数 ts 突出了原信号 在 时刻附近一个时段的特性,所以分段信号 的傅里叶变换反映了原信号在该时段的频率分布。STFT 在时间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不能同时兼顾[18]。好的时间分辨率需要较小的时宽;与此同时好的频率分辨率需要较小的频宽,也就是较大的时宽,但是时宽与频宽相互制约,不能同时取得最小值。根据不确定性原则时宽与频宽的乘积不小于 0.5,实验表明,当窗函数为高斯函数时,时频分辨率最好。2.2.2 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在实际信号处理中,信号往往是离散的时间信号,matlab 软件里采用的正是离散短时傅里叶变换。

流程图,信号流程图


方法将给定的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MF,征模态函数是满足一定条件的分量;然后对每一个本征相应的希尔伯特谱[24],这样得到的希尔伯特谱能分别描化的瞬时频率的信号。经验模态分解分解的终止条件是相同或至多相差一个;2)本征模态函数在任意点由局个处理过程流程图如图 2-3 所示。构后的原始信号为:nnjjx c r 1 j 个 IMF;rn为为 x(t)的剩余项。-4 所示信号经验模态分解之后的几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态函数频率由高到低,显示了原始信号不同频段的信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曼曼;李雷;杨真真;;分段迭代匹配追踪图像重构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7年09期

2 王世豪;金辉鑫;;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匹配追踪算法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年01期

3 黄芳;朱永忠;;基于局部性质的改进正交匹配追踪算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张玉峰;;改进的基于树型搜索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4期

5 高强,张发启,孙德明,何正嘉;遗传算法降低匹配追踪算法计算量的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年03期

6 高飞,玉振明,解光;匹配追踪分解算法的简化实现[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年01期

7 沙志超;盛卫东;徐湛;李骏;;运用改进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精确估计跳频信号跳变时刻[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8 邢岩辉;林云;;改进的压缩采样匹配追踪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5年S1期

9 熊承义;董攀峰;;基于FPGA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硬件实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冯勇明;周丽;李真;;基于匹配追踪的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损伤检测[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前言;康春玉;胡光潮;张大伟;;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水下宽带目标方位估计方法[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陆媛媛;宋炜;左佳卉;李亭;;基于改进匹配追踪的子波特征能量气藏检测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李辉;;面向图像视频编码的多规模匹配追踪图像表达法[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邵婕;王一博;武绍江;薛清峰;常旭;;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多分量微震数据去噪处理[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三)——专题63:微地震监测与反演[C];2017年

5 许丹;张小正;毕传兴;;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定位管道内旋转声源[A];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孙晨;杨国权;曹文俊;;压缩感知贪婪算法综述[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五)——专题50:地震波传播与成像[C];2017年

7 于勇凌;张海燕;马世伟;;改进的chirplet匹配追踪在Lamb波信号时频分析中的应用[A];融合与创新:新世纪物理声学的发展——二零一二年度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裴松;印兴耀;宗兆云;;基于改进快速匹配追踪的地层尖灭点识别方法[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二)——专题61: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62:油藏地球物理[C];2017年

9 肖沈阳;刘胜兴;付强;郑思远;;基于多路径匹配追踪的水声信道估计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高强;段晨东;孟庆丰;;经验模式分解端点效应处理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振动工程及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青;优化核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罗咏R

本文编号:2810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10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