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9:17
   我国是能源需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传统化石能源短缺,且水热型地热能具有区域局限性的弱点,作为地热资源后盾的干热岩逐渐得到重视。为弥补山东省特别是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勘查研究方面的不足,本文以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等地质资料,进行了野外现场勘查及取样,分析了影响干热岩有利选区评价的相关指标,建立了研究区的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得到如下主要认识和结论:(1)本文搜集了研究区大量基础地质资料,对区域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归纳总结,特别对研究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侵入岩分布等与干热岩有关的地质条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2)在查阅了研究区现有资料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干热岩有利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重磁场特征、地温场特征、地质构造及地壳稳定性特征、热储岩性特征、遥感影像特征5个指标层及14个指标要素,对各个指标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及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研究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评价图。(3)研究区干热岩资源综合评价得分在3~8分。根据综合得分,将有利选区划分为五个等级: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日照莒县—临沂沂水—郯城一带,面积为233.84km2,约占4.67%;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胶莱盆地一带,面积为7103.09 km2,约占14.18%;一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的威海荣成,面积为17402.44 km2,约占34.74%;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北部、青岛即墨、威海乳山一带,面积为11816.32km2,约占23.59%;其余地区为不适宜区,面积为11358.37 km2,约占22.82%。(4)结果表明,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具有较大的干热岩赋存能力,适宜性选区多数分布在构造凹陷处,有利区总体分布在东南沿海及中部胶莱盆地,具有与海岸线方向一致、莫霍面和居里面埋深较浅、地温梯度高的特点。
【学位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314
【部分图文】:

示意图,技术路线,干热岩,示意图


 ̄ ̄"逡逑图1.2研宄区及其周边地热地质研宄程度图逡逑Figl.2邋Geothermal邋geological邋research邋map邋of邋the邋study邋area邋and邋its邋surrounding邋area逡逑1.4研究内容逡逑本文主要研究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评价,分析具有代逡逑表性的影响指标,建立研究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逡逑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将各个指标要素编制的基本信息图层叠加形成综合图逡逑层,圈定出沂沭断裂带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逡逑主要研宄内容如下:逡逑(1)

概况,区域交通,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研究区概况逡逑2研究区概况逡逑2.1区域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逡逑2.1.1交通位置逡逑本次研究区为沂沭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包括日照、烟台、威海、青岛四逡逑市的全区,潍坊、临沂部分区域;北、南濒临渤海、黄海;地理坐标为:东经逡逑°'〃?°'〃°'”?°|〃2

地貌,铁路,地势,青兰


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研宄区概况逡逑日本、韩国通航。拥有荣乌高速(G18)、青威高速、青新高速(G2011)、青银逡逑高速(G20)、沈海高速(G15)、青兰高速(G22)、日兰高速(G1511)及众多逡逑省道、乡道组成快速的交通网络[29]。济青铁路、胶济铁路、桃威铁路、青荣威逡逑城际铁路穿境而过。拥有青岛、烟台、威海机场,开通了国内、国际各个航班。逡逑2.1.2地形地貌逡逑研究区中部为胶莱盆地,其余地区属于典型的中低山丘陵区(图2.2),地势逡逑起伏较大,大部分区域海拔高度在100?300m,地势总体上表现为内陆较高,逡逑近海较低。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强;张尚坤;于学峰;田京祥;杨斌;张岩;陈军;马祥县;唐璐璐;孙秀珠;;沂沭断裂带研究进展综述[J];山东国土资源;2018年05期

2 朱成林;甘卫军;贾媛;李杰;殷海涛;孔向阳;;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2018年02期

3 康帅;张景发;;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研究沂沭断裂带几何展布及构造地貌特征[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16年02期

4 ;沂沭断裂带[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4期

5 姚孝新;赖德伦;张来凤;夏t$;;沂沭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J];国际地震动态;1987年06期

6 周翠英;魏光兴;;沂沭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J];华北地震科学;1987年02期

7 陈文寄,计凤桔,李齐,李大明,王庆隆,王昕;沂沭断裂带断层泥中 K-Ar、FT 和 TL 体系年代学含义的初步研究[J];地震地质;1988年04期

8 张碧秀,汤永安;沂沭断裂带地壳结构特征[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9 高欣欣;对沂沭断裂带航卫资料的解释[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10 魏光兴,周翠英,胡政,陈强;沂沭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和震源错动性质[J];中国地震;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开健;;对沂沭断裂带性质的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5年

2 孙文亮;邹志辉;林凡生;;沂沭断裂带地壳结构的远震多尺度层析建模研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三)——专题26:活动断层、深部结构与地震复发习性、专题27: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C];2017年

3 徐溶;陈时军;;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构造应力场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七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商玉强;;胶东地体碰撞与沂沭断裂带的演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8)[C];1989年

5 李翔;苗利;;遥感技术在沂沭断裂带地质选线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姜文亮;韩竹军;张景发;田甜;王鑫;;沂沭断裂带强震复发特征的地貌学证据-基于历史航片与美国锁眼卫星影像的研究[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六)——专题34:活动断层、地震结构与地震、专题35:新构造、地表过程与地质灾害机理[C];2016年

7 李杰;赵金花;;苍山5.2级地震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时空动态演化特征[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洪奎;杨永波;田京祥;李英平;李秀章;刘福魁;;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成矿作用讨论[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9 王海平;邓楚钧;秦淑英;;遥感图像处理在沂沭断裂带中段预测金伯利岩靶区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7-28)[C];1993年

10 徐贵忠;周瑞;王艺芬;佘宏全;李兵;杜本明;宋明春;;胶东和鲁西地区中生代成矿作用重大差异性的内在因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豆文广 岳彩峰;沂沭断裂带成热地质条件研究完成[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实习生 李菁邋本报记者 冯国梧;奉献地质 无怨无悔[N];科技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建强邋本报通讯员 李菁;许再良:用青春为钢轨导航[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洪奎;沂沭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成矿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苏道磊;沂沭断裂带及邻区地壳三维结构与界面反演及地震活动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石文杰;山东沂沭断裂带及邻区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金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海斌;沂沭断裂带以东地区干热岩资源有利选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韩振玉;沂沭断裂带两侧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王雷;活动断裂带断层泥纳微米尺度的特征研究[D];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

4 王强;沂沭断裂带西缘昌乐县中部地区地热成热地质条件调查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徐溶;沂沭断裂带及附近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4年

6 孔红杰;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傅朋远;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学及其成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8 严乐佳;郯庐断裂带山东段新构造活动特征与动力学机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5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15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