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起伏地表单程波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7 14:28
   当地表条件比较复杂时,传统的偏移技术不能满足复杂构造精细成像的需求,需要采用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地震波场进行成像。本文首先讨论了起伏地表对地震成像的影响,并就基于逐步累加法思想的直接下延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就分步傅立叶法、傅立叶有限差分法、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以及带误差补偿的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等单程波延拓方法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带误差补偿的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流程。使用西部地区阿什里模型对本文的技术流程进行了测试分析,带误差补偿的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在中深层断层成像精度上明显优于分步傅立叶法和傅立叶有限差分法。该方法在西部Mc1j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有效地改进了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631.4
【部分图文】:

静校正,高程,校正方法,波动方程


图 2.1 高程静校正法evation-static correction of a wavefield from a recording surface to a helevation图 2.2 波动方程基准界校正方法Fig. 2.2 Wave-equation datuming method

校正方法,波动方程,替代技术,层速度


- 5 -图 2.2 波动方程基准界校正方法Fig. 2.2 Wave-equation datuming method层替代技术年 Yilmaz 和 Lucas 提出了叠前层替代技术,这种技术是对 B基准面校正方法的具体应用,关键步骤是通过对层速度的度不同引起的传播射线弯曲现象,层速度根据上下延拓分伏介质的速度[3]。替代技术从共炮点道集出发,分为以下步骤:

示意图,零速度层,示意图


nxi)T ]u[1(113 可知 01 ,由式(2.11)可知xnxi[1T ]u[1T1 niu,以上是零速度层法的基对速度进行如下定义:其他(,)位于记(,)0(,)xzvxzxz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东;秦宁;王延光;;常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特点分析与实例对比[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02期

2 叶月明;李振春;仝兆岐;曹文俊;;双复杂介质条件下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保幅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3 叶月明;李振春;仝兆岐;张辉;徐秀刚;李栋;;双复杂条件下带误差补偿的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1期

4 冯伟;吴如山;马在田;;单向传播子的局部平面波分解以及在定向照明分析和目标特征成像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5 张平平;常旭;;保幅偏移中的权函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6 陈伟;起伏地表条件下二维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1期

7 陈生昌,曹景忠,马在田;混合域单程波传播算子及其在偏移成像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2期

8 何英,王华忠,马在田,胡中标;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3期

9 程玖兵,王华忠,马在田;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10 李录明,罗省贤,赵波;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联勇;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0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20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8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