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瞬变电磁发射机电流波形改善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9 08:10
   在瞬变电磁发射机的研究中,发射电流的波形质量是整个瞬变电磁法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接收二次场信号质量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瞬变电磁发射机技术,研究瞬变电磁发射机电磁干扰机理、发射电流波形前沿提升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瞬变电磁仪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1)研究了瞬变电磁探测基本原理、发射电流波形参数对瞬变电磁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国内外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现有瞬变电磁发射机中普遍存在的波形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找出关键问题。基于对现有发射机技术的分析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瞬变电磁发射机电流波形质量提升方法。(2)研究瞬变电磁发射机中的传导电磁干扰问题,分析瞬变电磁发射机中传导电磁干扰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发射机电路传导电磁干扰模型的建模方法,采用时域建模方式,结合发射机电路结构与特性进行分模块建模,建立了发射机传导电磁干扰仿真模型,通过对传导电磁干扰的仿真,进一步研究影响发射机系统电磁干扰特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发射机波形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方案。(3)提出了发射机电流上升沿电流提升策略,设计了单极性对称梯形波发射电路拓扑:提出储能电感电路模块,对发射电流上升沿的线性度进行提升;提出电压钳位电路模块,分别对发射电流上升延时与下降延时进行控制。通过仿真与实验数据的验证,得到了理想的发射电流波形。(4)对提出的单极性对称梯形波电流源进行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将其作为瞬变电磁激励源对校园内一处防空洞进行探测,获得的电流上升沿感应电压信号反演所得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像与电流下降沿感应电压信号反演所得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像,均能准确反映出所测防空洞的地质分布信息。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631.325
【部分图文】:

电流下降,振荡波


图 1.3 电流下降沿振荡波形Fig. 1.3 Transmit current with fluctuated current falling edge的振荡现象,不仅与发射电路结构有关,还与发射电,在实际的发射电路中,其内部的元件的参数并非理,功率晶体管内部的寄生电容,发射线圈的分布参数些寄生参数会在系统内部造成电磁干扰,引起发射电扰角度考虑发射机电流波形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的质量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流上升沿波形对响应信号的影响变电磁系统的发射电流波形多为双极性电流,由于电,所以只能利用下降沿采集信号,传统的双极性发射形如图 1.4所示。i0(t) (t)

仿真波形,仿真波形,负载线圈,发射线圈


实测负载线圈电感为Lload=9.4mH,负载线圈内阻其余仿真参数设置如表所示:表 4.1 仿真参数设置Tab. 4.1 Parameter of simulation set-up名 称 参 数供电电源 US发射线圈电感 Lload12V9.4mH发射线圈电阻 Rload储能线圈电感 L0发射电流频率 f1.5Ω4mH16Hz钳位电压 Uc700V表 1设置电路参数,仿真平台为 PSIM 软件,获得仿真波形结

波形,电流,波形,储能电感


学位论文 4 单极性对称梯形波发.6 所示,为本章所提出的单极性对称梯形波发射电路仿真:储能电感电流波形,负载电流波形,负载电压波形。从载电流上升阶段,负载电流快速上升,这时负载电流被正Uc=700V,储能电感在该阶段对负载放电,其电流快速下段,负载电流快速下降至零,这时负载电流被反向钳位于储能电感在该阶段进入充电状态,储能电感电流上升,最,所获得仿真波形十分理想,并且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实,李创社,张鹏飞,包松清,宋建平;高性能瞬变电磁仪的研制及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0年01期

2 李实,李创社,张彦鹏,张鹏飞,宋建平;工程勘探瞬变电磁仪关键技术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1年01期

3 谭国贞;付志红;周雒维;罗强;;瞬变电磁发射机控制系统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6年03期

4 张根良;;瞬变电磁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J];河北煤炭;2007年04期

5 孙吉益;;瞬变电磁技术在邢台矿井下应用效果[J];河北煤炭;2008年02期

6 高级;崔若飞;刘伍;;矿井瞬变电磁数据处理解释及显示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7期

7 王学振;;降低铁路对瞬变电磁探测干扰的试验[J];中州煤炭;2009年08期

8 赵立松;;瞬变电磁技术在含水地质体探测中的应用[J];河北煤炭;2011年04期

9 姚小帅;申青春;杨培;郝会安;伊晓子;;瞬变电磁技术在井下水文孔选址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2年06期

10 顾义东;;矿用瞬变电磁仪[J];工矿自动化;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戚志鹏;李貅;;瞬变电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貅;戚志鹏;刘银爱;汝亮;吴琼;马炳镇;;航空瞬变电磁合成孔径快速成像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文波;李貅;薛国强;刘银爱;;瞬变电磁相关合成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史渊;肖恒训;;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在煤矿水患探测中的应用[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苏茂鑫;李术才;李貅;张庆松;薛翊国;邱道宏;;瞬变电磁三维成像技术在地质预报中的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6 陈卫营;薛国强;李海;周楠楠;闫述;李梅芳;;电性源瞬变电磁近场区响应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丁世荣;;地下阶跃磁偶极源激发下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林君;于生宝;嵇艳鞠;王忠;李慧;王艳;;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研究的新进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木民;李玉宝;;井下瞬变电磁探水技术初探[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洪涛邋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矿井透水难题[N];中国企业报;2007年

2 张宏新邋李志勇;白庄矿瞬变电磁勘探填补国内空白[N];经理日报;2007年

3 梁文君邋 王洪涛 牛秋福;瞬变电磁技术破解煤矿井下防探水难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总局物探院完成三个瞬变电磁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10年

5 文物;保水采煤,鱼与熊掌兼得[N];中国煤炭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鑫伟;AZ31镁合金电流辅助微成形建模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李琳琳;半航空瞬变电磁发射机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焦险峰;地面—巷道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4 赵越;航空瞬变电磁三维成像解释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李大俊;基于时频变换实现矩形大定源瞬变电磁数据三维频率域反演[D];吉林大学;2017年

6 陈魁奎;煤矿复杂采空区瞬变电磁响应及解释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陈曙东;直升机瞬变电磁系统响应计算与地回线标定[D];吉林大学;2012年

8 梁庆华;矿井全空间小线圈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周逢道;海洋瞬变电磁探测发射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戚志鹏;瞬变电磁三维合成孔径延拓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升;瞬变电磁发射机电流波形改善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2 谌文杰;基于过剩多子的PN结理论[D];兰州大学;2017年

3 张浩;基于动态误差校正的16位200MSPS电流舵DAC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4 宋凌云;大电流SiC MOSFET器件关键技术与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5 董俊辰;套管完整性与套后介质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6 宋磊;考虑激电效应的瞬变电磁三维正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刘二萌;瞬变电磁时域有限差分正演模拟[D];长安大学;2015年

8 姚伟华;瞬变电磁法矢量有限元三维正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韩自强;磁源瞬变电磁拟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马玉龙;瞬变电磁合成孔径成像方法分辨率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2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22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