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1990-2015年唐古拉山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1 20:47
   唐古拉山脉位于高原干湿区分界处,气候空间分布和变化梯度大,该区域冰川主要以大陆型冰川为主,但山脉东南部又受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成为我国大陆型冰川向海洋型冰川过渡的重要地带。因此,对唐古拉山冰川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文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冰川编目等数据,采用改进的分类方法提取出冰川的初始边界范围,并根据野外考察经验知识和其他数据对其进行人工修正,得出唐古拉山1990年、2000年、2007年和2015年较准确的冰川矢量数据。结合研究区气候变化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冰川的变化特征和规律,重点对大陆型和海洋型冰川的过渡区域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唐古拉山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唐古拉山1990年冰川面积约为2062.19 km2,近25a年来冰川退缩比较显著,冰川面积减少了约336.72 km2(1990年的16.33%),1990-2000-2007-2015年冰川退缩表现为“慢-快-较快”的特点;(2)近几十年来研究区升温比较明显,降水也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幅度比较小,分析认为研究区降水量的微弱增加不足以弥补气温上升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唐古拉山冰川加速退缩很可能是由升温引起的;(3)唐古拉山脉东南少部分冰川受季风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表现出比较特殊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初步认为该区域冰川属于海洋型冰川。且该区域冰川退缩明显快于唐古拉山其他区域的大陆型冰川,可能主要是由不同类型冰川的发育形成条件、对气候变化敏感程度及冰川自身的特征差异造成的。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343.6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冰川,技术路线,劳力资源


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990-2015 年唐古拉山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4.3 技术路线目前,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冰川研究提供了技术和研究方法,使冰川的大面积监测和变化分析成为可能,即节约了大量力劳力资源,又开辟了新的值得探索的领域。本文研究所用方法和分析手段 RS 和 GIS 为基础,分析数据的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冰川研究所用的技术方行总结和改进,形成系统完整的流程,更加深入地分析揭示其中的规律。软件支持:综合运用 ENVI 、Google Earth及 ArcMAP、Origin、Office、S软件。技术路线:基于遥感影像利用 ENVI、Google Earth、ArcMAP 提取研究区边界;利用 DEM 数据结合 ArcMAP、Office、Spss 等软件对冰川分布特征它特征进行分析处理;对中国气象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出能反映研究区气候温、降水分布及变化的数据;以此为基础探究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具体路线如图 1-1:

区域概况,冰川,位置,唐古拉山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区域概况唐古拉山脉(Tanggula Mountains,T'ang-ku-la Shan或 Tanggula Shan)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东段为西藏与青海的界山(图 2-1),它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流域的重要分水岭,该山脉走向大致为北西西向,由西端的多尔索洞错附近开始延伸至青海玉树和西藏昌都之间[21],南部与念青唐古拉山相隔,东南部又衔接横断山脉,总长约 500 km。唐古拉山发育有大面积的大陆型冰川,属于我国冰川集中分布区之一,其冰川是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其中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据李吉均等[32]的研究表明唐古拉山 59%的冰川属于太平洋水系的长江、澜沧江流域,而 19%的冰川融水注入印度洋水系的怒江,其他 22%注入扎加藏布和其他内流水系。

唐古拉山,冰川,概况,高原冰川


9图 2-2 唐古拉山概况a 唐古拉山脉,b 唐古拉山口,c 唐古拉山口附近冰川,d 冰川表面,e 冬克玛底西源于笔者研究团队兰州大学冰川与生态地理研究所 2016 年青藏高原冰川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兰坡;;冰川与考古[J];化石;1973年02期

2 萧鉥;试论大气中的水汽、降水与我国现代高山冰川分布的关系[J];冰川冻土;1981年01期

3 顾佩,卜觉英;我国西部部分山区冰川分布图的编制[J];冰川冻土;1987年03期

4 徐钦琦;冰川的范围怎么越来越小了?——“天地生人”系列讲座(一)[J];化石;1998年03期

5 徐煜坚;;冰川[J];科学大众;1957年10期

6 刘潮海,施雅风,王宗太,谢自楚;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J];冰川冻土;2000年02期

7 谢自楚,韩健康,冯清华,王晓军;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8 王宗太,刘潮海;中国冰川分布的地理特征[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9 ;冰川[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2年01期

10 杨惠安,李忠勤,叶柏生,焦克勤;中国班公湖流域区冰川补充编目及冰川特征[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丽;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聪强;1990-2015年唐古拉山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周云霄;基于RTK技术的冰川移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吴丹丹;青藏高原地区冰川动态变化遥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于飞;卫星测高探测极地冰盖与内陆冰川高程变化的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5 张雯;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冰川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6 崔志勇;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部典型区域冰川时空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赵力强;冷龙岭冰川表面沙尘及冰川近期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姜珊;基于遥感的东昆仑山冰川和气候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谢小龙;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径流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王景华;羊卓雍错流域冰川—湖泊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7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37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