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变化环境下小理河流域径流情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1 05:27
   区域水资源状况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区域环境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水文过程。环境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内容之一在于分离对水文过程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进一步定量计算影响因素的贡献。由于气候、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是个综合作用的过程,为此探究变化环境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这一变化环境背景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下垫面条件,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的水文响应无疑具有其特殊性。本研究以小理河流域作为主要研究区,采用长序列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人类活动资料,对研究区径流从不同的时间尺度进行特征分析,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重标度极差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径流量、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量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小理河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集中在6-10月,年内分配趋于不均匀变化;年际变化波动较大,1978-2010年的最大年径流量和最小年径流量均出现在九十年代。(2)小理河流域径流丰枯变化呈现由丰向枯演变的趋势,年径流量的下降很有可能继续保持;年径流量存在两个突变年份,分别为1993年和1998年。(3)潜在蒸散发量是主要影响径流变化的气象因素;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4)相比于1978-1992年,1999-2010年的径流深减小了 15%,其中气候变化有8.93mm的贡献,人类活动对径流深的贡献为-13.31mm,气候变化促进了径流深的增加,而人类活动对径流深的影响刚刚好抵消了气候因素对径流深的增加,两者的总贡献使径流深呈减小变化。
【学位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333.1
【部分图文】:

站点,河水,水文气象,太阳总辐射


图 2-1 小理河水系图及站点分布figure 2-1 Water system and site map of xiao li he.2 水文气象a.太阳总辐射

调节系数,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期


图 3-1 李家河站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及完全调节系数figure 3-1 Coefficient of uniformity and full adjustment coefficient.3 集中度与集中期集中期是指流域最大径流出现的时间,主要体现的指标是月径流量,一般用 Cn 表

相对变化,年内分配,幅度


图 3-2 李家河站年内分配相对变化幅度figure 3-2 Relative change degree of runoff distribution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金霞;郑粉莉;李媛媛;;小理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7年01期

2 童瑞;杨肖丽;任立良;刘懿;马明卫;;黄河流域1961—2012年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5年03期

3 雍斌;朱磊;任立良;刘蝶;陈波;;人类活动对老哈河流域近50年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评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刘二佳;张晓萍;张建军;雷泳南;谢名礼;;1956—2005年窟野河径流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7期

5 孙悦;李栋梁;朱拥军;;渭河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进展[J];干旱气象;2013年02期

6 王明玉;王百田;赵铭军;任烨;毛泽秦;;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纸坊沟小流域年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3期

7 刘昌明;刘文彬;傅国斌;欧阳如琳;;气候影响评价中统计降尺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8 王随继;闫云霞;颜明;赵晓坤;;皇甫川流域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分析——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的提出及应用[J];地理学报;2012年03期

9 胡珊珊;郑红星;刘昌明;于静洁;王中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上游水源区径流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国庆;王兴泽;张建云;金君良;刘翠善;严小林;;中国东北地区典型流域水文变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霞;阿克苏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原志华;近50年来汾河水沙演变规律及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6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36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