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青藏高原地震活动性及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

发布时间:2020-10-12 05:51
   青藏高原,不仅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变形规模最大和形成时代最晚的陆-陆碰撞造山带。至今,青藏高原仍处在持续的造山过程中,使其内部及周缘区域地震频发。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该区域每年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超过200个,表明青藏高原仍处在强烈的构造活动中,因此被认为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区。在青藏高原,位于碰撞前缘的冈底斯成矿带是研究印度岩石圈俯冲形式的重要区域,对认识高原构造隆升机制和动力学来源有重要作用。而高原内部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则有利于认识青藏高原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揭示青藏高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陆续在羌塘地体中部和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等地先后架设的128个流动地震台站,并结合固定台网的数据开展了如下研究:一、对于高原内部及周围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重定位后与目录地震水平位置偏差较大。羌塘地体中部的地震定位结果显示:1)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整体上更加聚集,部分地震水平方向差距达到10 km,震源深度集中在0~8 km范围内,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构造活动活跃;2)2017年6月发生8个3.0级以上地震,定位后的震中位置集中分布在格拉丹东附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大。定位前后M3.0的小地震的结果同样显示出明显的差异。3)高原其他区域的M≥3.0的地震定位结果显示,震中集中在羌塘火山岩区、金沙江缝合带东缘、高原西部南北走向断裂带和东南缘区域四个区域。综合所有的定位结果,推测整个青藏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作用是该区域地震频发的主要动力学来源。二、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发生在羌塘地体内的3.0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震源机制分析。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与地表构造性质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青藏高原内部仍受到印度板块强烈的挤压作用。其中2017年6月格拉丹东附近发生的8个地震均为正断或走滑兼正断型,推测这是壳幔活动剧烈的地表响应。三、利用Pn差分成像方法研究了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得到如下结果:1)从Pn波成像结果上来看,上地幔P波速度范围为7.7 km/s~8.5 km/s,速度变化幅值为4.9%,整体呈现出东西向的高低速异常相间的速度带;2)研究区域东侧呈现以92.5°E为界的东西分异现象,两侧为中冈底斯、东冈底斯,已有研究结果认为这是由地幔物质来源不同所造成;3)亚东-谷露裂谷、谢通门-申扎断裂带和林周火山岩盆地三个区域显示为低速异常;4)矿化点主要分布在低速异常边界上,同时已有的地壳电性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中地壳的高导体与控矿构造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推测该区域的成矿背景具有一致性;由于成像区域限制,该区域是否存在板片撕裂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学位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315
【部分图文】:

火成岩分布,青藏高原


图 1.1 青藏高原构造与火成岩分布图(罗照华等,2006)整体而言青藏高原内部构造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如图 1.1 所示),南北向汇聚形成的近东西走向的缝合带及其一些逆冲断裂带(Changetal.,1986),广泛分布的

裂谷,青藏高原,略图,双湖


图 1.2 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略图(尹安,2001)藏北羌塘地体中部南北边界被班公—怒江缝合带和金沙江缝合带所限定(Changetal.,1986),又被中部的龙木措—双湖—唐古拉山缝合带分割为南羌塘和北羌塘两个地体(李才,1987;Li et al., 2006)。始于第三纪并延续至今的岩浆构

点分布,王刚,矿化,地球物理学家


研究区域矿化点分布(王刚等,20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R.Kayal Reena De ,蒋靖祥;利用临时地震台网研究印度东北部西隆高原的Pn波速度[J];内陆地震;1989年01期

2 王倩;黄金莉;刘志坤;葛赟;;中国东部及其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J];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07期

3 胥颐;李志伟;郝天珧;刘建华;刘劲松;;南海东北部及其邻近地区的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4 顾勤平;丁志峰;康清清;赵启光;;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2期

5 胥颐;李志伟;黄润秋;刘建华;刘劲松;;四川西部暨龙门山地区的Pn波速度和各向异性[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4期

6 邓阳凡;李守林;范蔚茗;刘佳;;深地震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10期

7 王海洋;Thomas HEARN;陈永顺;裴顺平;冯永革;岳汉;金戈;周仕勇;王彦宾;盖增喜;宁杰远;Eric Sandvol;James NI;;青藏高原东部的Pn波层析成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8 李飞;周仕勇;苏有锦;李鹏;邓存华;李雷;王兰兰;;川滇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9 汪素云,许忠淮,裴顺平;华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含义[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S1期

10 黄金莉,宋晓东,汪素云;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细结构[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莲;东北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结构及地壳横波衰减的成像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娱兰;青藏高原地震活动性及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杜沫霏;西北太平洋俯冲带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及各向异性成像[D];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8年

3 王倩;中国东部及其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本文编号:2837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37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e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