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利辛某地下水源热泵诱发松散孔隙水水质变异的成因

发布时间:2020-10-18 10:37
   浅层地温能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可再生的、清洁环保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是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地源热泵系统中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一种热泵形式。地下水源热泵一般采取“地下水抽采-能量交换-回灌”的循环过程,以达到在尽量减少工程运行对地下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地下水体中所赋存的热能。地下水源热泵的“抽-回”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温度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在混合作用、氧化作用、温度作用、溶解沉淀作用、CO2分压作用、微生物作用等共同影响下,使得地下水的水质产生变化;另外,“抽-回”过程中水动力场的变化也使得地下水的渗流场发生变化,改变了地下水流场,加速了不同含水层的地下水交换作用。以上使得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对含水层中地下水水质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以利辛县人民医院水源热泵工程为依托,结合区域的水力性质、含水性质、水资源条件及地下水埋藏条件,以及地下水源热泵运行时的水质检测数据,对研究区的松散孔隙水进行水化学类型分析、离子相关性分析和水质评价,同时根据区域的相关资料及实际情况,借助Modflow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对地下水的流场进行动态预测和评价,分析热泵运行时地下水流场的变化以及流场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以做到及时预警,提出避免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地下水的水质并未向恶化的方面发展,尤其相对淮北平原地下水中氟含量普遍偏高的情况,本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反而使氟含量降低。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314;TU83;X143
【部分图文】:

地下水源,系统组成


图1.1地下水源热粟系统组成图??Fig?1.1?The?compos出on?diagram?of?ground?water?heat?pumps??由图1.1可知:??(1)

区域平均,降水量,月蒸发,年内分配


占年蒸发量的3.4%;最大月蒸发量与最小月蒸发量的比值为4.08,?6?9月份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47.9%。??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图和区域蒸发量年际分布图见图2.3和图2.4。??1说????蒸?140??H???^^^?||||??:■lllllllllll??^?II1111?11I?II?I??I?2?3?4?5?6?7?8?9?10?11?12??月份??图2.3利辛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图??Fig?2.3?The?regional?average?monthly?evaporation?statistics?of?Lixin?County??10??

年内分配,区域,蒸发量,月份


磯麵?IlillMilt??200?|||■|■|^^|■MMMM^||M^M|■||■|M|画??年份??图2.2利辛区域平均降水量年际分布图??Fig?2.2?The?regional?average?precipitation?in化i"annual?distr化山ion?map?of?Lixin?County??根据热粟研究区所在区域地段邻近的阜阳蒸发站统计的近50年系列的蒸发??量资料分析,热累研究区所在区域的多年平均面蒸发量为998.9mm,蒸发量年际??变化较降水量小,最大年蒸发量为13%.9inm(1966年),最小年蒸发量为??722.3mm(2003年),最大年蒸发量与最小年蒸发量的比值为1.88倍。蒸发量年内??变化不均,6月份最大为137.8mm,占年蒸发量的13.8%;?1月份最小为33.8mm,??占年蒸发量的3.4%;最大月蒸发量与最小月蒸发量的比值为4.08,?6?9月份蒸??发量占年蒸发量的47.9%。??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年内分配图和区域蒸发量年际分布图见图2.3和图2.4。??1说????蒸?140??H???^^^?||||??:■lllllllllll??^?II1111?11I?II?I??I?2?3?4?5?6?7?8?9?10?11?12??月份??图2.3利辛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志峰;;地下水源热泵的设计及应用[J];河南科技;2010年03期

2 关超;;地下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3 梁川;苏春利;谢先军;朱明占;;南宁市地下水源热泵的水质适宜性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3期

4 李世君;刘文臣;辛宝东;;北京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城市地质;2006年01期

5 王贵玲;刘云;蔺文静;李元杰;师永霞;;地下水源热泵应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1年03期

6 田良河;刘新号;闫震鹏;焦红军;杨坡;谭菊萍;;郑州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适宜性与环境影响分析[J];城市地质;2011年04期

7 刘九龙;林黎;程万庆;;天津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分区[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1期

8 杨武成;李国正;陈赫;;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12年03期

9 杨宇;钟磊;郭静涛;;阳谷县地下水源热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科技;2013年18期

10 谭显辉,丁力行;地下水源热泵中的地下水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浩;地下水源热泵影响下的沈阳城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彬;潍坊地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的影响及适宜性分区研究[D];济南大学;2012年

2 贺文晟;螺杆式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高原河谷地区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徐红霞;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诱发裂隙岩溶水水质变异的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陆海田;利辛某地下水源热泵诱发松散孔隙水水质变异的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李浩;单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换热器换热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6 程希;地下水源热泵温室利用系统回灌模拟试验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蒋丹凤;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研究及经济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云龙;高速公路沿线房建设施利用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臧海洋;沈阳城区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及应用模式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杨惠;地下水源热泵系统费用年值分析与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6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46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b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