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利用三维叠后及叠前OVT域地震属性预测页岩裂缝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23:26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较大,但其储层地质构造复杂且沉积环境不稳定。勘探初期,页岩气“甜点”区的确定对提高勘探开发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十分重要。裂缝是“甜点”区的重要控制因素,是沟通缝网、影响产能的关键。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干、曲率、断层自动追踪及多属性融合等三维叠后裂缝预测技术原理方法及适用条件进行归纳与分析。然后,介绍了炮检距向量片(Offset Vector Tile,简称OVT)的基本概念、处理关键技术及其优势分析。基于OVT域的特征,对研究探区的叠前地震纵波资料的反射振幅、旅行时等属性进行各向异性椭圆拟合。最后,结合三维叠后地震属性和叠前OVT域纵波各向异性特征对目标地层的裂缝走向和密度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微地震事件指示区域交互分析验证。结合四川某工区实际数据研究表明,虽然叠后地震裂缝预测方法对大尺度断层检测效果较好,但是基于OVT域的叠前地震裂缝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可以识别更小尺度的裂缝,且上述预测结果在微地震中得到较好验证。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P618.13;P631.4
【部分图文】:

示意图,相干算法,分析窗,第二代


是基于多道相似的相干体技术。算法中,定义一个如图2.2(a)、(b)以分析点A( x, y)为窗口中心,a是主轴,其方位角为a ,b是径向轴,包含J道的椭圆或矩形分析时窗。(a) (b)图 2.2 第二代相干算法分析窗口示意图(a)椭圆分析时窗;(b)矩形分析时窗Fig. 2.2 Illustration of analysis windows of C2 algorithm(a) The elliptical analysis window; (b) The rectangular analysis window

示意图,技术实现,步骤,示意图


图 2.3 AFE 技术实现步骤示意图[8](a)地震数据体;(b)反映断层信息的属性体;(c)断层增强处理后的属性体;(d)独立断层面Fig. 2.3 Illustration of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AFEmic data volume; (b) An attribute cube reflects the fault information; (c) Resultconditioning edge enhancement; (d) The extracted fault surfacesFE 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得以实现(如图 2.3 所示):1)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相关信息,创建一个可以有效获取断层信息的使其在工区内断层处附近具有较高能量、非断层处具有较低能量。选择用地震振幅作为属性矢量的C3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数据体为研究前进行了充分的预处理工作,例如:利用条带法估算并消除该数据切片上剩余的采集脚印。2)断层发育有一定的空间展布,因此在不同时间或深度域中都有其征。而可能引起类似响应的非断层构造,一般在垂向上没有空间延第一步所得的相干体的时间或深度域切片中,首先增强其层面的线性

示意图,曲率,示意图,地震数据体


Marfurt 提出的三维体曲率[33-35]属性是在地震数据体中选取任意点,如图2.4(b)所示,结合相邻地震道、采样点的视倾角的值,从而得到其空间方位信息,然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文胜;李飞;李世吉;黄录忠;彭更新;;OVT域叠前偏移衰减多次波[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S1期

2 段文胜;李飞;王彦春;王春和;党青宁;;面向宽方位地震处理的炮检距向量片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2期

3 杨威;贺振华;陈学华;;三维体曲率属性在断层识别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1期

4 何英;贺振华;熊晓军;;基于高精度曲率分析的断层识别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6期

5 王雷;陈海清;陈国文;谢薇;;应用曲率属性预测裂缝发育带及其产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6期

6 阳飞舟;崔永福;李青;;地震属性分类及其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2期

7 王从镔;龚洪林;许多年;蔡刚;;高分辨率相干体分析技术及其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5期

8 田梦;张梅生;万传彪;李占林;王世清;刘冰;;宽方位角地震勘探与常规地震勘探对比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6期

9 张军华;朱焕;郑旭刚;王伟;周振晓;钟磊;;宽方位角地震勘探技术评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5期

10 苑书金;;地震相干体技术的研究综述[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军迎;裂缝型油气藏叠前地震检测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严哲;三维地震断层自动识别与智能解释[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7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47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4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