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综合物探解释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

发布时间:2021-07-05 14:19
  本论文是以国土资源大调查子课题《中上扬子及油气远景区重磁电剖面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译》(项目编号:1212011220750-03)为依托,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单一物探方法难以取得高质量的资料,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勘探精度要求,且各种物探方法均存在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以综合物探法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以理论研究入手,通过综合物探方法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充分说明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在大量搜集阅读资料基础上,阐述了重、磁、大地电磁法的理论基础与各物探方法的优势与劣势。再以武隆以东地区地质构造研究为例,根据武研究区及邻区岩石物性参数为基础,通过理论地质模型正反演,提取典型地质构造物探异常特征。最后,以研究区重磁电综合物探资料为主要依据,并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对武隆以东地区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综合物探资料分析与解释的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与成果:1.以综合物探方法理论研究入手,推导相关理论公式,研究重、磁、电勘探的方法与技术。论证综合物探法在复杂地质构造地区,可以利用不同勘探方法的优势与劣势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多种物探方法的综合解释与正反演分析是提高勘探效率的有效方...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综合物探解释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实践与认识


平面电磁波在地表正交坐标系上的分解如图2-1所示,因为E,H正交,所以有:

计算图,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图


图 2-2 地质体重力异常计算图引入坐标系,Z 轴垂向向下,X、Y 轴在水平面内为 ,坐标为 ξ,η,ζ ,体积为 v,地质体内体积dm = dv = dξdηdζ坐标为 x,y,z ,则 N 到剩余质量元的距离为:R = ξ x2+ η y2+ (ζ z)2质量对 N 点单位质量所产生引力位:V x,y,z = G dξdηdζξ x2+ η y2+(ζ z)v2向为重力方向,则剩余质量的引力位沿 Z 的方向导 g =Vz= Vz= G (ζ z)dξdηdζ[ ξ x2+ η y2+(ζ z)2]v3 2

电模型,向斜构造,正反演


a1b10 1 2 3 4 5 6 7 8 9 10-3-2-1012040801216202428323640444852566064687276806379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磁电资料在XF山西侧油气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中的应用[J]. 蒲丹,雷宛,李怡,王凯,陈思宇.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2]综合物探方法联合正、反演在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远景区评价中的应用[J]. 陈思宇,雷宛,赵倩倩,李会娟,陶娟.  石油物探. 2013(04)
[3]综合物探反演解释方法在南京横溪-小丹阳示范区中的应用[J]. 黄宁,刘国辉,刘一.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02)
[4]高精度重磁电资料在伊犁盆地巩乃斯坳陷基底岩性岩相识别中的应用[J]. 王耀辉,姜忠诚,石东阳,朱传庆.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02)
[5]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技术优势[J]. 张赓,庹先国,李彬,汪楷洋.  金属矿山. 2013(01)
[6]重磁电综合勘探技术在伊犁盆地昭苏-特克斯坳陷的应用[J]. 王耀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12)
[7]雪峰山西侧深部构造的特征——来自大地电磁测深(MT)的新证据[J]. 汪启年,李涛,朱将波.  地质通报. 2012(11)
[8]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川西地热勘查研究中的应用[J]. 武斌,曹俊兴,邹俊,黄金宝.  工程勘察. 2011(09)
[9]大地电磁法三维共轭梯度反演研究(英文)[J]. 林昌洪,谭捍东,佟拓.  Applied Geophysics. 2008(04)
[10]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J]. 陈洁,温宁,陈邦彦.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05)

硕士论文
[1]典型构造模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研究[D]. 赵倩倩.成都理工大学 2013
[2]本溪—集安地区三维地质结构重磁电综合解释[D]. 张宏嘉.吉林大学 2013
[3]综合电磁法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效果[D]. 阳红.成都理工大学 2012
[4]磁法勘探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张华.河北工程大学 2011
[5]中上扬子重力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许小强.西北大学 2008
[6]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潜山油气藏研究中的应用[D]. 崔永谦.西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66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66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f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