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含量表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03:49
  我国东部陆相盆地广泛发育页岩层系,页岩油气已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页岩含油性的表征一直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以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为例,在原油物性、族组成分离、饱和烃色质谱、芳烃色质谱、原油及各组分同位素、岩石热解、总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金管实验等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以及测井评价等方法的基础上,对页岩含油性及其表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孔二段页岩含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孔二段原油属于高粘度、高含蜡中质原油;原油族组分中50%以上为饱和烃;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15至C37,主峰碳多为C23,部分为C31,具有明显的奇数碳优势,整体呈单峰型;姥植比(Pr/Ph)在0.681之间;原油中中低分子量烃类和高分子量烃类含量相当,甾烷指纹C27与C28含量相当,且C29含量稍低;原油硫芴含量相对较高,藿烷类参数在色质图谱上呈“V”型分布的特征,原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在-31‰以下。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较低,源岩形成于淡水或微咸水的还原环境,母质主体来源于藻类,部分来源于陆相高等植物。对氯仿沥青“A”及S1进行校正,来表征孔二段页岩含油性。通过热解-色谱实验等对...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球化学指标方法
        1.3.2 实验方法测量页岩可动油率
        1.3.3 测井评价页岩含油性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论文创新性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2.2 沉积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第3章 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页岩油物性特征
    3.2 页岩油族组成特征
    3.3 页岩油生物标志物特征
        3.3.1 甾烷
        3.3.2 伽马蜡烷
        3.3.3 三芴系列
    3.4 页岩油同位素特征
第4章 页岩含油性表征
    4.1 地球化学方法
        4.1.1 热解S1与氯仿沥青“A”的含义
        4.1.2 氯仿沥青“A”的轻烃恢复
        4.1.3 热解参数S1的重烃、轻烃补偿校正
        4.1.4 ―石油溢出效应法‖
    4.2 测井评价页岩含油性
第5章 影响页岩含油性的因素
    5.1 有机质丰度
    5.2 有机质类型
    5.3 有机质成熟度
    5.4 储集空间
    5.5 保存条件
    5.6 储层改造条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981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3981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