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华北卫星云参数与降水相关性及积层混合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16:28
【摘要】:在人工增雨作业工具中,相比于飞机,火箭具有投入少、作业不受季节限制等优势。目前火箭作业规模虽大,但作业科学性不高,盲目作业时有发生。如何指导地面火箭开展科学、合理的播云催化问题,既是一个很好的科研问题,又是一个急待解决的业务问题。本文利用FY系列卫星反演产品和相关雨量资料,探讨云参数与降水的相关性,寻求卫星反演云参数从大范围对地面降水落区及强度的监测和预警方法,并识别增雨潜力区。通过2016年5月13日~14日华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综合卫星和地面降水观测,结合模式产品、雷达、探空等云降水资料,深入分析了云系结构特征和播云催化的有利时机,得到如下结论:1)从降水概率上看,云顶高度、云顶温度、光学厚度和云粒子有效半径这四类云参数中云光学厚度对降水的指示意义最为明显,当光学厚度大于20时,降水概率显著增大;对是否降水的指示作用其次为云顶温度、再次为云顶高度和云粒子有效半径。光学厚度与云顶温度双参数组合下,对地面是否产生降水的判断和识别要明显优于单个云参数。2)得出华北地区识别增雨潜力区的五组卫星监测指标判据。其中,a)、当云光学厚度20~30、云顶温度小于-15℃时;b)、当云光学厚度30~40、云顶温度-15℃~-45℃时;c)、当光学厚度大于40、云顶温度-15℃~-30℃时。三组指标出现其一,则判定增雨潜力为较好。a)、当云光学厚度10~20、云顶温度0℃~-45℃时;b)、当云光学厚度20~30、云顶温度0℃~-15℃时。两组指标出现其一,则判定增雨潜力为一般。3)识别作业时机,首先使用云卫星反演双参数指标识别增雨潜力区。再通过雷达、探空、微波辐射计等综合分析,综合判定2016年5月13日~14日个例中石家庄地区13日19时~21时、14日07时~12时这两个时段,为地面火箭作业有利时机。对10个作业点次作业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发现除2号、5号、6号作业点属于无效作业外;其余作业时目标云系均处于火箭有效催化区域内,为有效作业。4)运用CPAS平台,采用多参量区域动态对比检验方法,对2016年5月13日~14日个例中七个作业点次作业效果开展检验。结果显示:作业后,除藁城(9号)作业影响区的雷达回波、雨量比对比区1略小外,井陉(4号)等六个作业单位1小时内作业影响区的雷达回波强度平均值、雨量平均值均大于对比区。
【图文】:

降水分布,云光学厚度,云参数,云顶温度


河北省卫星反演云参数的各档降水分布(a)云顶高度;(b)云顶温度;(c)云光学厚度;(d)

降水分布,云光学厚度,云参数,云顶温度


河南省卫星反演云参数的各档降水分布(a)云顶高度;(b)云顶温度;(c)云光学厚度;(d)粒子有效半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4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峰;刘志勇;;一次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分析[J];水资源研究;2018年04期

2 郭青;曾惠娟;刘导;高国靖;曾东好;;平远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评估[J];广东水利水电;2018年12期

3 刘晓倩;梅可中;周苑;;人工增雨作业在遵义市抗旱减灾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06期

4 金铁力;杨世昌;;人工增雨作业安全管理对策[J];农业灾害研究;2019年01期

5 田家波;张玲;闫学超;;济南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综合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年S2期

6 孙可;孙宝利;张旭;;阜新地区人工增雨作业系统及作业条件[J];吉林农业;2017年01期

7 包兴华;;加强人工增雨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J];新农业;2017年05期

8 高鹏;王冰;王娜;;烟台市一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13期

9 张兴源;;兴安盟人工增雨作业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7年06期

10 孙可;孙宝利;刘继;;阜新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研究[J];吉林农业;2017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永江;林长城;;蓄水型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评估个例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5 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业务应用[C];2016年

2 陈颖;钟文娟;宋湖洲;陈俊春;王柳青;;东江源人工增雨作业潜势预报及雷达回波的若干应用[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与业务应用[C];2015年

3 陈农;;黑龙江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指标判据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靳瑞军;孟辉;王兆宇;李磊;;天津市春季火箭人工增雨作业个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孟辉;靳瑞军;王兆宇;李磊;;一次春季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王可法;张旭晖;郭松平;茆海云;;改善农业干旱的人工增雨作业需求指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刘慧敏;杨睿敏;王树斌;李小利;刘翠霞;;陕西北部干旱地区一次人工增雨作业的中尺度系统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刘丽君;张瑞波;;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物理检验系统的开发[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李玉林;吴万友;蔡定军;黄小晃;胡宏贵;李德俊;;江西省空中水汽资源计算与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郭燕;张志红;杨建超;;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史力;我省实施地面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N];安徽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周映 通讯员 农可;穿云破雾只为雨[N];广西日报;2017年

3 特约记者 仇玉敏 郝秀娟;库伦全民动员抗旱保生产[N];通辽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苏强;我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N];淮南日报;2017年

5 杨学强 记者 郭军 郭伟;市气象局精准扶贫真抓实干[N];朝阳日报;2017年

6 通讯员 黎祖贤 樊志超;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将覆盖全省[N];中国气象报;2014年

7 记者 谭允 通讯员 杨绮薇;广东专家赴古巴指导人工增雨作业[N];广东科技报;2005年

8 记者 曹颖;江苏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记者 商德柯 通讯员 陈松 王芦;我市成功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妍;人工增雨作业及时有效[N];中国气象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华北卫星云参数与降水相关性及积层混合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翁雪玲;气象雷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亦凌;山东泰安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及物理检验个例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黄晓辉;基于WEBGIS的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决策系统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蔡兆鑫;层状云系降水结构特征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综合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王婉;非随机化人工增雨试验统计检验基本问题研究和方案改进[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7 黄巧明;车载移动式火箭人工影响天气监控指挥及信息管理[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郭宇光;聊城市人工增雨效果统计分析及催化剂扩散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陈小雷;地基GPS在河北气象中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王慧娟;云中液态水的探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6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76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