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一次华南强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自组织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20:31
【摘要】: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0-31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本次过程受高空槽和低涡切变线影响,低层垂直风切变较强,水汽条件充足。模拟结果表明:发展阶段,此次飑线系统起源于两个对流单体合并,随后后方入流缺口出现,飑线逐渐呈弓形结构,移动前沿出现的新对流带与断裂的飑线合并,对流单体间的气流下沉引起辐合抬升导致两条对流带上的单体合并;成熟阶段,对流带合并后的单体合并类似于追逐、供给关系,后方入流逐渐下沉到地面并延伸至对流区前沿,冷池完全移入残留冷区并加强,配合九连山下坡过程,飑线得以加强。飑线整体移向为东南向,最终从广东省东部移出南海,移向及移速与Corfidi矢量法计算所得近似,其走向受到飑线位置附近处低层垂直风切变的影响发生了逆时针偏转,与飑线前侧的低层垂直风切变方向、1000-500hPa等厚度线均一致。后方入流对本次飑线过程的发展和维持十分重要。后方入流受环境风及中层负压力扰动作用开始形成,随后受对流区后侧中低层涡旋对的影响迅速发展增强:发展阶段,后方入流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反气旋式涡旋的北侧风场;成熟阶段,后方入流迅速增强源于气旋式涡旋的南侧风场。气旋式涡旋区域主要受涡管拉伸作用增长,反气旋式涡旋区主要受涡度倾斜增长作用。涡旋对的垂直涡度主要由源于斜压作用的低层水平涡度向上倾斜引起。
【图文】:

示意图,飑线,反射率因子,廓线


何齐强等?在与美国中yN度飑线发生发展的对比中发现,我国江淮地区飑线中高压后侧逡逑出现了与飑前低压对称的尾流低压,二者形成气压偶。逡逑Houze邋et邋al[21]提出了中纬度拖尾型飑线成熟阶段模型(图1.1),飑线前沿有高耸逡逑的雷达强回波带,后方为宽广层状云区,二者之间为弱回波过渡带。系统前有近地面入逡逑流,对流区前沿气流表现为强上升运动,降水拖曳空气下沉出现在过渡区域内并产生冷逡逑性下沉气流,层状云高层为前方入流出流,中低层为后方入流下沉。逡逑,,云

本文编号:2676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76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