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1974-2011)

发布时间:2020-06-06 05:21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美关系逐渐转好,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日益增多且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在气象科技领域,中美两国交流与合作的萌芽始于1974年的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的访华;双方于1979年5月8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气象局和美利坚合众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标志着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正式拉开序幕。在其后30多年的交流与合作历史中,中美双方始终坚持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为推进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而努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至今已取得诸多丰硕成果,成为其他科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因此,研究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在气象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有利于促进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对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对于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目前还并没有学者对1974年以来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史实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整理,或从不同层面详细研究交流合作的具体形式、内容与成果。鉴于此研究现状,本文在整合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梳理法、实证调研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层面详细论述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具体情况,并总结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分析其意义所在,希望能够弥补目前学界对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的不足。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即本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中美两国开展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环境、发展概况及动因,包括70年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中美两国的气象科技发展概况和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动因。第二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二章不仅总结出参与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体有官方机构、高校及研究机构、协会及企业;而且将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划分为业务、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个主要层面。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业务、科研和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论述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形式、具体内容和重要成果。最后一部分即本文第六章,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出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和机制,并对其意义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以期为未来中美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活动提供借鉴,进而服务于我国气象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陶季邑;;美国学术界关于“9·11”事件后中美关系的研究[J];国际论坛;2006年05期

2 张海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机遇[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3 顾宁;1972至1992年的中美文化交流──回顾与思考[J];世界历史;1995年03期

4 谢义炳;回顾过去、瞻望未来、促进我国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高潮[J];气象学报;1983年03期

5 朱立群;信任与国家间的合作问题——兼论当前的中美关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01期

6 陈积敏;;美国对华战略认知的演变与中美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谢莉娇;;超越讨价还价——中美科技合作30年的历史审视[J];新远见;2009年05期

8 陈少峰 ,张■;大气无国界——中国气象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J];中国科技奖励;2005年01期

9 刘德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促进气象科学发展[J];新疆气象;198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志忠;近代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谢彩霞;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69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