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BCC_CSM1.1m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的模拟评估

发布时间:2020-06-20 11:02
【摘要】: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EI)、 Objectively Analyzed air-sea Fluxes (OAFlux)数据集以及15种CMIP5模式资料等,采用Trend-EOF分析、扰动分解分析等方法寻找影响我国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关键区,对关键区潜热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可能机理进行分析,并且利用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潜热通量的气候态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华南夏季干旱在20世纪90年代初存在明显的年代际转折,由旱变涝。与华南夏季干旱密切相关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关键区潜热通量在20世纪90年初均存在年代际转折,均由弱变强。其中,北大西洋关键区夏季潜热通量主要通过对流层高层的大气遥相关波列来影响华南夏季干旱;而热带西太平洋夏季潜热通量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影响: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Walker环流来影响南亚高压,从而影响华南夏季干旱;另一种是直接影响: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通过影响局地经向环流来影响华南夏季干旱。(2) BCC_CSM1.1m模拟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热带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关键区潜热通量的能力在CMIP5的15个模式中分别排名第八和第三。(3)利用潜热通量扰动分解方法分析了BCC_CSM1.1m模拟夏季热带西太平洋潜热通量趋势与观测偏差的主要原因。①模式不仅低估了风速对潜热通量趋势的局地贡献,而且在模式的扰动分解项中,海温和比湿作用项均为空间一致的结构,与观测的东西反位相结构不一致。因此该模式未能模拟出风速对潜热通量趋势的非局地贡献;②模式还高估了海温对潜热通量趋势的正的贡献;③模式未能模拟风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616;P4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翠华;蔡榕硕;谭红建;;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与同期东海潜热通量的关系[J];海洋学研究;2013年01期

2 严研;邓志辉;陈梅花;祖金华;陶京玲;;基于双温度差分双源模型的遥感方法反演四川汶川地区的潜热通量[J];地震地质;2008年04期

3 陈梅花;邓志辉;杨竹转;马晓静;;2004年印度尼西亚9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J];科学通报;2006年01期

4 王澄海;王蕾迪;;西北半干旱区感、潜热通量特征及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J];高原气象;2010年04期

5 苗世光;Fei CHEN;;城市地表潜热通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5期

6 陈梅花;邓志辉;马晓静;;2010年智利M_S8.8级地震前可能的潜热通量异常及其与地表温度变化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7 吴洪颜,申双和,徐为根,李秉柏;关于棉田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几种计算方法[J];气象科学;2000年04期

8 李美;康春丽;李志雄;荆凤;薛艳;闫伟;;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J];地震;2010年03期

9 秦凯;吴立新;DE SANTIS Angelo;王鹤;;2010年新西兰M_S7.1级地震地表潜热异常[J];科学通报;2011年Z2期

10 刘树华,张霭琛,刘和平,陈重;林网地区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的观测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邓志辉;陈梅花;杨竹转;马晓静;;2004年印度尼西亚8.7级大地震前的潜热通量异常[A];地震海啸与地震预报实验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5年

2 宋怡;王介民;阳坤;马明国;李新;张智慧;王旭峰;;表面阻力模型在潜热通量遥感估算中的应用[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3 程华琼;吴统文;董文杰;;全球洋面潜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程华琼;吴统文;董文杰;;全球洋面潜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首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沈润平;田鹏飞;;基于遥感的SEBAL模型反演区域地表显热和潜热通量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卢盼盼;刘元波;;Knudsen方程在实际蒸发估算中的应用初探[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理;黄山江;胡雪;;太平洋潜热通量及其与黄淮夏季降水的关系[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 短期气候预测理论、方法与技术[C];2014年

8 苗世光;窦军霞;CHEN Fei;李炬;李爱国;;北京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嘉慧敏;西太平洋热力特征异常与中国南方秋冬季气候的关系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唐慧琴;BCC_CSM1.1m对影响华南夏季干旱的海表潜热通量的模拟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3 张雪清;基于遥感的三峡库区典型样区潜热通量反演[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22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22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