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增暖关系

发布时间:2020-07-04 19:01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00°E以东)449个站的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1960-2012年夏季极端高温日数(日最高温度大于95%的百分位阈值的日数)、持续高温日数(连续3天或以上日最高温度等于或高于第90个百分位阈值的最长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北方地区(黄河以北)、华南地区和杭州湾周围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都呈现增加趋势,长江与黄河之间的中部地区都减小。而在长江下游南部地区这两类指数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并不一致,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加,但持续高温日数却明显的减少。从季节内特征上看,淮河以北的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主要集中在6、7月,而以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7、8月。各个地区的极端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与降水日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但南北有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两个高温指数与降水日数的负相关在年际变率以及年代际尺度都很显著,而中部地区则只在年际尺度上显著。杭州湾与华南地区持续高温日数与降水日数的相关体现在年代际尺度上。北方极端高温的显著增加与该地区降水日数与降水量明显减少密切相关。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的西伸,与东南地区的极端高温日数和持续高温日数的变化有关。50多年来,整个青藏高原增暖明显,区域平均气温按0.24℃/10年的速率上升,80年代开始,增暖的幅度更大,速率为0.38℃/1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增暖较东南部明显。我国东部地区降水日数的变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气温变化呈现负相关,北方地区尤为显著。青藏高原增暖会在200hPa高层激发Rossby波列,蒙古、内蒙古地区高低层受到异常的反气旋控制,使得异常下沉气流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减少,从而造成北方地区降水日数减少,极端高温事件增多。这结果验证Wang et al.,(2008)文章中数值模式部分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423;P461.3
【图文】:

空间分布,高度场,年平均值,夏季降水


■邋I邋口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I逡逑-7-6-5-4-3-2-1邋012345678邋9邋1011逡逑图4N2邋1960-2012年夏季降水日数距平逐10年演变的空间分布(每10年分别为1960-1969逡逑年,巧70-1979年,类推到2000-2009年,相对于巧60-20。年平均值)逡逑56逡逑

空间分布,高度场,年平均值,夏季降水


■邋I邋口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邋II逡逑-7-6-5-4-3-2-1邋012345678邋9邋1011逡逑图4N2邋1960-2012年夏季降水日数距平逐10年演变的空间分布(每10年分别为1960-1969逡逑年,巧70-1979年,类推到2000-2009年,相对于巧60-20。年平均值)逡逑5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会军;亚洲季风环流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减弱(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3期

2 高学杰 ,赵宗慈 ,FilippoGiorgi;东亚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数值模拟试验(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5期

3 李红梅;周天军;Jae-Cheol NAM;;Comparison of Daily Extreme Temperatur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tween 1996 2005[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9年02期

4 黄丹青;钱永甫;朱坚;;Trends of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Chin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Global Temperature Anomalies[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0年04期

5 魏科;陈文;;An Abrupt Increase in the Summer High Temperature Extreme Days across China in the mid-1990s[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年05期

6 ;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in eastern China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East Asia during 1960-2008[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2年15期

7 徐宗学;孟翠玲;赵芳芳;;山东省近40a来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科学;2007年04期

8 ;Simulation evaluation and future prediction of the IPCC—AR4 GCMs on the extreme temperatures in China[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741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41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