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结合TsHARP模型和STITFM算法的时空自适应地表温度影像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0:45
【摘要】: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是描述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控制着地气水热平衡,在城市热岛效应、土壤水分估算和地表辐射通量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获取地表温度数据多通过定点测量的方式,精度虽高但观测范围小且所受限制大。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获取全球性的地表温度数据提供了可能,利用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反演地表温度是目前获取地面实际温度的主要途径之一。Landsat 7卫星的热红外波段空间分辨率达到了60m,但重访周期长及云雨影响导致有较少的可用数据,极大限制了其在时序分析方面的应用;MODIS热红外影像重访周期仅为一天,时间分辨率高,对于地表温度的连续观测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其空间分辨率仅为1km,具有较少的空间细节信息,面临较为严重的空间尺度问题。现有特定传感器获取的热红外遥感数据不能同时满足兼具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要求,大大限制了热红外数据的广泛应用,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利用TsHARP (Thermal sHARPening)模型和STITFM (Spatio-Temporal Integrated Temperature Fusion Model)算法相结合的CTSSTITFM方法(Combination of TsHARP and Spatio-Temporal Integrated Temperature Fusion Model),对多源地表温度数据进行时空融合。即基于TsHARP地表温度降尺度方法将t1时刻和相邻t2时刻1km MODIS地表温度图像(LST1000)降尺度为250m空间分辨率地表温度数据(LST250),利用同一时刻Landsat ETM+数据所反演的地表温度升尺度至250m后进行精度验证。用降尺度处理后的t1时刻和t2时刻MODIS LST250数据进行融合,并以当天同一时刻的Landsat ETM+数据所反演的地表温度作为真值进行检验;生成t2时刻30m空间分辨率的LST,并以预测当天同一时刻的Landsat ETM+数据所反演的地表温度作为真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 CTSSTITFM地表温度融合方法比STITFM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在默认参数设置下,基于CTSSTITFM方法融合的温度影像提取LST值与真值相比,均方根误差(RMSE)在1.33K以内。(2)通过对CTSSTITFM融合方法的参数中窗口大小的调节发现,随着窗口的不断增大,在所选区域融合效果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合理的窗口大小设置对于提升融合效果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提升的幅度并不大。(3) CTSSTITFM融合方法对于由粗尺度MODIS地表温度影像所引起的混合像元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07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论文


图1-1论文技术路线逡逑

影像,带处理,热红外波段,前后对比


图2-1研究区ETM+热红外波段影像去《带处理前后对比逡逑2.4.3福射定标逡逑福射定标是指建立遥感传感器的数字量化输出值DN与其所对应视场中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W消除传感器本身产生的误差twi。辖射定标的公如下:逡逑L邋X邋二邋gain邋X邋DN邋+邋offset逦(2.1)逡逑式中,。是波段又的福射亮度值,单位通常为w/如2邋?sr-(im),其中增益gai和偏移offset参数可直接从影像元数据文件中获取,单位与福射亮度值单位相同,DN是指像元灰度值。逡逑2.4.4大气校正逡逑大气校正是遥感定量分析地理现象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由于卫星传感器接收来自地表发射的福射能量过程中,受到大气分子、云粒子W及气溶胶等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顺云;马瑾;刘培洵;刘力强;;中国大陆地表温度年变基准场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2 徐永明;覃志豪;沈艳;;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01期

3 李慧,翁笃鸣;丘陵山区地表温度场日间变化的简单推算[J];气象;1993年01期

4 高志强,刘纪远;基于陆面模式和遥感技术的地表温度比较[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5 高晴,柳钦火,黄海洋;地表温度过程的时间序列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钱乐祥;;城市热岛研究中地表温度与植被丰度的耦合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张春玲;余华;宫鹏;居为民;;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布与地表温度的关系[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4期

8 陈公德;徐建华;戴晓燕;董山;;运用遥感数据挖掘解析城市地表温度的空间变异规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4期

9 彭征;廖和平;郭月婷;李清;;山地城市土地覆盖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10 张芳;;东亚地区地表温度与大气温度场的相关关系[J];青海科技;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秀霞;南颖;;基于遥感技术的延吉市地表温度现状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曹广真;毛显强;李贵才;王今殊;刘勇洪;;北京市地表温度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潘卫华;陈家金;李文;;福建省地表温度分布特征的遥感动态监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侯光雷;张洪岩;张正祥;;基于热红外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综述[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邓玉娇;王捷纯;黄晓云;;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温度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数[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6 俞布;缪启龙;徐永明;李潇潇;张玮玮;;城市下垫面类型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周纪;刘闻雨;占文凤;;集成多源遥感数据估算逐时地表温度[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8 钱乐祥;崔海山;;珠江三角洲地表水汽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兴强;;鲁中山区地表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特征[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 第三届城市气象论坛—城市与环境气象[C];2014年

10 孟宪红;吕世华;张宇;张堂堂;;使用LANDSAT-5 TM数据反演金塔地表温度[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柴野;德国地表温度高达摄氏50度[N];光明日报;2013年

2 卞吉;预报气温并非地表温度[N];中国气象报;2012年

3 美惠;气候变暖令沙漠更加荒凉[N];大众科技报;2009年

4 采访人 本报通讯员 秦振 卓静;世园绿岛贡献率达2.4%[N];中国气象报;2011年

5 刘妍;二氧化碳曾保护地球不挨冻[N];北京科技报;2007年

6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李肇东;2001年气候异常为历史罕见[N];光明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黄芍 王湖录;在烈日和高温下[N];钦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佳;利用钻孔温度梯度重建过去地表温度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张广宇;基于TM数据的吉林西部轻度盐碱地带地表温度、湿度及地气间热交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段四波;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地表温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4 彭征;重庆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张金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表热环境的遥感探测及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戴晓燕;基于遥感数据挖掘定量反演城市化区域地表温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谢启姣;城市热岛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蔡国印;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热惯量反演研究及其在土壤水分、地气间热交换方面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6年

9 聂芹;上海市城市不透水面及其热环境效应的分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骏飞;西(安)咸(阳)新区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袁亚雄;基于IDL的热红外遥感空间降尺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杨学森;基于单通道算法的Landsat8卫星数据地表温度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孙舒婷;大兴安岭森林地表温度的遥感估算及分析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罗永琴;基于TVDI模型的遥感旱情监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朝力格尔;内蒙古东部地区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胡实;北京市主要城区近20年不透水面动态变化特征及其热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8 黄帆;基于离散时间序列观测的地温日变化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9 宋彩英;基于Landsat8的地表温度像元分解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曾静;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温度影响的遥感监测[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1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41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