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青海同仁河谷地区传统聚落与居住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22:22
【摘要】:现代建筑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发展、蔓延。伴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建筑满足了人们对于新建筑的需要,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行,并逐渐形成了被称为“国际式”的城市面貌,传统的地方建筑特色正逐渐消失。传统建筑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建筑的空间形态、技术构成、功能布置等都有着显著的地方特征。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气候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海同仁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处,地理条件复杂、区域气候多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融使得当地聚落与传统建筑继承了适应当地气候的建筑模式。本文研究建筑与气候的关系,以建筑类型学方法对青海同仁河谷地区传统聚落与居住建筑模式进行归纳与总结,以同仁河谷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创作为目标,探索本土地域建筑适应自然气候的设计模式语言。结合选题内容,本文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分析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内外建筑创作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与意义。2.剖析自然条件对地区建筑的影响,以气候因素为重要因子和深层次研究的依据,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的气候观念,明确气候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3.对研究区域青海同仁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涉及地区自然条件、民族构成、地区建筑分异以及适应区域气候特征的传统居住建筑类型。4.结合实地调研,剖析同仁河谷地区传统聚落与居住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从聚落布局、建筑平面特征、立面的封闭与围合等方面全面论述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地域气候的联系。5.将材料与构成、具体细部构造手段以及建筑构造中的趋利避害与防灾作为主要内容,探讨同仁地区传统居住建筑的构造形态。6.通过以上章节的归纳与总结,提出同仁河谷地区在现代建筑创作中,适应地域气候特征的空间模式语言以及技术构成。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41;TU1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哲颖;缪升;祝海雁;;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初探——以昆明为例[J];建筑节能;2012年07期

2 张靖;;从传统技术而来的建筑气候设计[J];华中建筑;2006年08期

3 黄凌江;兰兵;;从地域性到可持续——国外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的发展与启示[J];建筑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伟;基于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气候分区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张慧玲;建筑节能气候适应性的时域划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茜;厦门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及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勇;基于上海地区气候分析的覆土建筑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江岚;鄂东南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董宏;自然通风降温设计分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陈大鹏;新疆北疆地区建筑气候分析与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74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