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华南一次暖区暴雨的演变及云微物理机制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1 07:46
  利用WRF v4.0中尺度模式及0.25°×0.25°高分辨率的GDAS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15日发生在华南的一次典型暖区暴雨过程进行数值研究。多源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表明,Thompson aerosol aware云微物理方案与YSU边界层方案组合合理再现了此次暴雨的演变过程。观测与模拟的强风速下传、低层风场切变及降水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强的雷达反射率与水汽通量散度中心一致。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发展和成熟阶段,冷池的出流抬升是新生对流的重要触发条件,地形的动力抬升作用并非主导。云微物理分析指出,由于华南上空充沛的水汽及过冷雨水,雪的最大来源项表现为水汽凝华成雪,而霰的最大来源项为过冷雨滴碰并冰晶、雪并冻结成霰。在零度层之下的1.5 km区域,冰相粒子的融化率可达暖雨过程(1×10-4g/(kg·s)的2倍,暗示其在融化层对雨水形成的支配作用,而雪霰的重力沉降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相变过程显著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变化,当对流云底较低时,低层的水汽凝结将抵消雨水蒸发导致的冷却作用,减弱地面冷池的强度。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个例及模式设置
    2.1 天气背景及降水实况
    2.2 资料及模式设置
3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1 地面降水
    3.2 大气可降水量
    3.3 垂直风廓线
4 MCS演变特征及云微物理机制
    4.1 雷达回波
    4.2 云微物理特征
        4.2.1 水凝物垂直分布
        4.2.2 水凝物源汇项
        4.2.3 相变潜热
5 结论



本文编号:3718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3718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