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凤了蕨属(Coniogramme)的系统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9:13
【摘要】:凤了蕨属(Coniogramme Fee)隶属于广义凤尾蕨科(Pteridaceae)的珠蕨亚科(Cryptogrammoideae),其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地理分布中心。一直以来,凤了蕨属被认为是蕨类植物中分类较为混乱的类群之一。笔者对本属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标本查阅以及大量的野外观察,并利用六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H-psbA、trnL-F、rps4、rps4-trnS、matK和 rbcL),并选取来自中国、印度和非洲的39个凤了蕨属类群,共计90个样品,初步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各类群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凤了蕨属是一个很好的单系类群,其内部系统关系同原有分类框架完全不同,前人依据羽片边缘锯齿的有无以及网眼是否存在对本属植物的划分是不自然的。(2)海南凤了蕨(C.merrillii)最早分化出来,系统位置特殊,同本属其他类群构成姐妹群。(3)系统研究表明,属内各类群聚集为5个分支(C.merrillii group,C.japonicaC.robusta group,C.rosthornii group,C.fraxinea group和C.intermedia group)。海南凤了蕨单独构成分支C.merrillii group;C.japonicaC.robusta group包括日本凤了蕨(C.japonica)和黑轴凤了蕨(C.robusta)等,成员都具有疏浅的锯齿,且水囊远离锯齿;C.rosthornii group包括红杆凤了蕨(C.rubescens)、乳头凤了蕨(C.rosthornii)、太白山凤了蕨(C.taipaishan)ensis等,多数具有乳突状毛;C.fraxinea group以全缘类凤了蕨为主,成员都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最后C.intermedia group包括紫柄凤了蕨(C.sinesis)、尖齿凤了蕨(C.affinis)、骨齿凤了蕨(C.caudata)、峨眉凤了蕨(C.emeiensis)、普通凤了蕨(C.intermedia)等,成员都具有尖细的锯齿。(4)直角凤了蕨(C.procera)同全缘类凤了蕨亲缘关系较近,该种与心基凤了蕨(C.petelotii)互为姐妹群。(5)前人对于C.wilsonii的认识存在着错误,对其性状描述同C.fauriei的形态特征相同,所有鉴定为C.wilsonii的标本都应该鉴定为C.fauriei。同时,经过原始文献的查阅与模式标本的考证,将紫柄凤了蕨处理为C.wilsonii的异名。
【图文】:

模式标本,海南,水囊,秦仁昌


A.邋Type邋specimen;邋B.邋The邋field邋individual;邋C.邋Hydathodes邋and邋lamina邋margin.逡逑海南凤了蕨(C邋merr/////)由秦仁昌在1930年根据Merrill发表的一个全缘凤了逡逑蕨新变种(C(w/ogra_?e邋/?ox7>?eavar.邋cor/acM)发表(图3.1),模式标本懫自海南逡逑五指山,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缘系的成员之一。逡逑20逡逑

乳头,支持率,居群


笔者在野外观察时,在黑轴凤了蕨及其复合群的居群中,观察到这两个性状都存在着逡逑明显连续变异,叶片尾部同一居群从急尾头到尾状,叶柄颜色同一居群不同个体呈现逡逑栗黑色、栗棕色、乌木色,甚至还有绿色叶柄的个体(图3.4)。因此,本研宄支持逡逑FOC分类观点。逡逑3.3.3邋Coniogramme邋rosthornii邋group邋(Clade邋C)逡逑Com_ogr£iffwie邋ro汾/iorm7邋group邋(Clade邋C)包括乳头凤了蕨(C.邋ros认orw7),,太白山逡逑凤了蕨(C逦),巴山凤了蕨(C.邋fias/Kmew/s),疏网凤了蕨(C.),逡逑红杆凤了蕨(C.逦。红杆凤了蕨(C.邋rw6erce/w(C-IV))为邋C邋ms//iorm7group逡逑(CladeC)分支中最先分出的一支,同C-I、C-II、C-III以极高的支持率(MLBS=100%、逡逑PP=1.0)互为姐妹群。然后分化出其中一支乳头凤了蕨分支(C.邋ms/Aorm7(C-III)),逡逑支持率达MLBS=97%、PP=1.0。最后是另一支乳头凤了蕨分支(C.邋ro说ormV(C-I)),逡逑和分支C-II以极高支持率(MLBS=100%、PP=1.0)互为姐妹群。逡逑3.3.3.1邋Coniogramme邋rosthornii邋(C-I邋&邋C-III)逡逑乳头凤了蕨(C.逦是由德国人Hieronymus在1916年做凤了蕨属各类群逡逑专题研宄时发表,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四川南川。依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其形态特逡逑征主要为二回羽状复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邵文;陆树刚;;隐子蕨属(水龙骨科)植物在中国的首次承认(英文)[J];云南植物研究;2009年01期

2 和兆荣;广西莲座蕨属一新种[J];云南植物研究;2000年04期

3 董仕勇,陆树刚;云南产轴鳞蕨属(三叉蕨科)植物的分类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1年02期

4 冯少南;马洁;;钩蕨属归属问题的探讨[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91年02期

5 邓胜徽,孙克勤,李承森;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晋囊蕨属一新种(英文)[J];植物学报;2000年05期

6 许为斌;梁永延;张宪春;刘演;;中国水龙骨科一新记录属——高平蕨属[J];植物分类学报;2008年06期

7 董仕勇;;广东产轴鳞蕨属(叉蕨科)植物(英文)[J];云南植物研究;2007年02期

8 王波;孙庆文;张敬杰;;基于PPG I系统的贵州石松类及蕨类植物[J];种子;2019年07期

9 耿宝印;;先殨蕨属——滇东南早泥盆世一个新属[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俊文;凤了蕨属(Coniogramme)的系统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程鸟鸟;莲座蕨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7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37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