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迁徙期图牧吉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及人为干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8 10:58
【摘要】:图牧吉保护区具有典型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众多珍贵鸟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场所。水鸟是依赖湿地生存的鸟类,而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动态直接反映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于2017年和2018年春季迁徙期(3-5月)和秋季迁徙期(9-11月),在图牧吉保护区通过样线法对图牧吉保护区内水鸟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共发现水鸟50种,157261只,隶属6目12科24属,雁形目水鸟的种类最多,为23种;夏候鸟和旅鸟各占一半。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种。通过对保护区内水鸟生境利用分析,结果表明:秋季迁徙期水鸟在图牧吉保护区内的生境利用情况为:水域沼泽草原农田;春季迁徙期鹤类和雁鸭类在保护区的生境利用情况为:水域沼泽农田草原,其它鸟类在保护区内的生境利用情况依旧为:水域沼泽草原农田。根据人为干扰强度的不同,将图牧吉保护区的湿地核心区划分为轻度干扰区、中度干扰区、中重度干扰区和重度干扰区四个干扰区域。对四种不同干扰强度区域内的水鸟群落调查显示,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水鸟的物种丰富度在人为干扰强度增大时明显下降,种类数分别为46、44、38、35种,由于中度干扰区内水鸟的集群现象,四个干扰区域内水鸟的密度分别为28.30只/hm2、44.10只/hm2、8.77只/hm2、4.40只/hm2;鹤类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停留时间逐渐变短,最长停留时间为39.75±2.50 d,雁鸭类在中度干扰区停留时间最长为49.75±5.32d,,

本文编号:265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5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