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玉米花分生组织基因ZmMADS35的功能浅析

发布时间:2020-05-17 12:33
【摘要】:花器官是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巨大的形态多样性,在生活史演替和制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MADS-box基因作为转录因子家族为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保障,对植物花器官发育功能方面影响深远。拟南芥的AG-like类基因不仅可参与胚珠的发育,也能在果实成熟中起作用。ZmMADS35基因是玉米中AG-Like类基因之一,但该基因功能未知。为了解该基因的功能,本文对ZmMADS35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及表型分析,为深入研究ZmMADS35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玉米的ZmMADS35基因、拟南芥中三种AG-Like类基因以及在禾本科其他作物中同源基因的蛋白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从同源基因进化的角度分析可知:禾本科所有AG-Like类基因分属同一进化分枝,其中ZmMADS35蛋白与高粱的SbAG3蛋白同源性最高。而禾本科AG-Like类蛋白与拟南芥AG-Like类蛋白分别属于两个分枝。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虽同属于AG-Like类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间进化程度不同,同源基因间可能行使同一功能,也可能出现新功能或功能的歧化。2.对玉米ZmMADS35基因的RNA-seq表达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ZmMADS35基因在未成熟雄穗和花药中弱表达,在花丝、雌棒、种子的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该基因在雌、雄穗中表达量的差异,尤其是在雌穗和种子中的高表达,预示着该基因可能参与玉米花器官中雌穗及种子发育。3.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手段检测ZmMADS35基因在野生型玉米和茉莉酸甲酯外源喷施处理的玉米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ZmMADS35基因主要在玉米的雌、雄穗及种子中表达,雌穗中的表达量大约是雄穗表达量的8倍。而经过茉莉酸甲酯处理的雌、雄穗后,在雌穗中表达量几乎没有改变,而雄穗中处理后表达量是之前的约3倍。4.在获得ZmMADS35基因过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T0代拟南芥并进行了潮霉素抗性筛选和检测,进一步对获得的转基因T2代拟南芥进行表型观察发现,发现其开花时间和萼片、胚珠的发育受到影响。本研究为深入探究该基因是否参与调控玉米雌穗及种子发育过程奠定基础。
【图文】:

示意图,角果,拟南芥,横切


子(Krizek and Fletcher 2005)。拟南芥的果实由两个融合的心皮发育而成,是一种称为角果(silique)的特殊胶囊状结构(如图1-1),角果成熟时沿着明确的腹缝线开裂(dehiscence zone)(Avino et al., 2012) 。角果由两个瓣膜(valve)组成,瓣膜由心皮壁发育而成,由内果皮、中果皮和外果皮组成。两个瓣膜构成的腔室原为一室,后来由于心皮边缘合生处向中央生出一隔膜,将子房分为二室,这一隔膜称假隔膜(replum)。假隔膜仅存在于十字花科中的独特组织。假膈膜和瓣膜通过瓣膜边缘(valve margin)连接在一起。瓣膜边缘由最靠近假膈膜的分离层和靠近瓣膜的木质层组成。在角果的发育后期,瓣膜的内果皮木质化程度变高,并且与瓣膜边缘的木质层和分离层共同作用使角果开裂(Pabón-Mora et al. 2014)。果实成熟后,瓣膜裂开脱落,只留假隔膜在果柄上,种子附在假隔膜上。

模型图,拟南芥,角果,器官


拟南芥中花器官特性和结构的“ABCDE”模型(改自 Li and Li ‘ABCDE model’of floral organ identity and flower structure in Ara(sepal:萼片,petal:花瓣,,stamen:雄蕊,carpel:心皮,ovule:胚珠)的分子调控胚珠发育有关外,还参与拟南芥角果的发育调控。其中显表型,而 agl1agl5 双突变体的瓣膜和假膈膜边缘连接能正常开裂(Balanz et al. 2016)。相比较 agl1agl5 双突丧失表型,通过观察过表达 AGL1 或 AGL5 基因的转基南芥的角果表皮呈现出黄绿色;角果长度接近野生型表达这两个基因时,角果异常程度更加严重:角果中大的撕裂口(Liljegren et al. 2000)。由此可见,这两个研究揭示了拟南芥角果的遗传调控网络(如图 1-4 所示)FUL)负责调控瓣膜发育,REPLUMLESS(RPL)则参与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3.2;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春梅;王娟;董瑞;刘春晓;刘强;关海英;汪黎明;徐相波;刘铁山;;玉米ZmGS5基因的克隆及其对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发育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9年04期

2 范冰玉;丛登立;郭铭凯;张婷婷;鞠会艳;;转ZmHAK1的转基因拟南芥及其基因表达[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3 戚元成;张小强;刘卫群;邱立友;;过量表达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抗旱能力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2期

4 戚元成,张世敏,王丽萍,王明道,张慧;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过量表达能加速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5期

5 王义华;徐梅珍;曾黎明;陈蓉蓉;蒋伦伟;甘义忠;吴小飞;;反义抑制MnSOD转基因拟南芥构建及其抑制效果的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彭静静;张静;王美娜;安文静;王凯婕;刘亚菲;岳柯;韦梓丰;侯兰兰;罗琴星;毕一凡;梁卫红;;过表达水稻OsAQP增强转基因拟南芥耐盐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年06期

7 王洁华;毛虹禹;杨少辉;;PnKTI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抗虫及功能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年03期

8 李鑫;甄晓溪;于金磊;徐凡;;过表达OsATG8a基因提高转基因拟南芥对低氮的耐受性和产量[J];植物生理学报;2019年01期

9 张碧玉;李玲;郑思春;冯启理;;CfGST转基因拟南芥抗寒性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余海霞;罗聪;徐趁;何新华;;一种简单高效提取高质量转基因拟南芥和烟草DNA的方法[J];分子植物育种;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水山;郭琳;张玮;孙大业;;利用转基因拟南芥研究质外体钙调素[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尚慧婕;张锐;王远;孙国清;孟志刚;周焘;郭三堆;;棉花nodulin-like基因的功能分析及验证[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万小荣;樊荣;王宁宁;;LE-ACS6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发育特异性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徐凡;龚清秋;孟涛;王宁宁;;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过表达GmSARK转基因拟南芥基因表达谱的分析[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赵吉强;郭善利;陈世华;张慧;赵彦修;;过量表达酵母YAP1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抗盐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6 陈相儒;王颖;赵航海;张晓艳;王献兵;李大伟;于嘉林;韩成贵;;芸薹黄化病毒致病性和叶片紫色症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7 赵君;丁林云;郭旺珍;张天真;;一个与抗黄萎病和耐干旱、盐胁迫相关的棉花受体类似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凡;李鹏丽;苑玲玲;王宁宁;;过表达GmSARK基因全长与激酶域的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刘同坤;李英;张昌伟;钱瑜;侯喜林;;BcFLC基因对转基因拟南芥育性和抗寒性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仁善;孙峰;林文量;;在高产及快速生长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NBS-LRR家族抗病基因与RNA沉默机制基因的表达[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常丽君;转基因拟南芥研究能提高作物生长速度[N];科技日报;2016年

2 ;转基因拟南芥菜成为探雷“尖兵”[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刘轶芳;变色“神探”要上雷场[N];中国国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秀立;陆地棉MFT-like亚家族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2 张钒;二穗短柄草BdPYL和BdPP2CA基因的克隆及BdPP2CA6抗盐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刘玲珑;稻米浸水后γ-氨基丁酸(GABA)的积累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全先庆;花生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AhMT2α基因的功能鉴定[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新亮;果树根系硝态氮信号响应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张璇;月季耐热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D];复旦大学;2014年

7 熊莉;拟南芥ACS7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侯亚莉;柿9-脂氧合酶基因在植物衰老和抗逆反应中的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张建民;棉花抗蚜基因的筛选及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召亮;gg果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功能初步分析[D];广西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若冰;玉米花分生组织基因ZmMADS35的功能浅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丽;烟草NtabSPL6-2和NtabSPL6-3基因的功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3 姚继芳;苹果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MdCKX7.2的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4 李欣;杨树类TDIF多肽基因家族对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D];天津大学;2018年

5 张杰;葡萄HSP17基因的合成与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杨珍;棉花基因GhRac6的抗蚜功能研究[D];长江大学;2019年

7 张婷;马铃薯Patatin启动子及其前导肽序列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8 徐尚威;棉花(Gossypium hirsutum)转录因子GhWRKY33和GhERF108的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刘浩浩;过表达ZmPIF3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抗盐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王彦;玉米抗旱相关基因ZmMYB48你的功能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6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