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EAAT3敲减rAAV载体的构建及其海马注射对小鼠认知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19 19:03
【摘要】: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EAATs)是一种 Na+依赖性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主要功能是调控细胞内外兴奋性氨基酸的浓度,研究发现EAAT3表达下降与海马相关的学习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作为质粒穿梭载体具有安全性高、免疫原性低、宿主范围广、表达稳定、物理性质稳定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基因传递载体系统。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在细胞内可被核酸酶切割成双链siRNA,与目标mRNA靶点结合后促使靶mRNA的降解,也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因调控工具。虽然已有研究发现若干有关EAAT3功能调节途径,但尚未发现高选择性性的化合物,本研究拟通过构建能表达shRNA的rAAV载体,建立一种敲减小鼠海马EAAT3表达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EAAT3调控机制和相关分子信号通路打下研究基础。第一部分EAAT3敲减rAAV载体的构建、鉴定及筛选目的构建EAAT3敲减rAAV及其对照rAAV,以作为EAAT3敲减模型的基础。方法基于 SLC1A1(solute carrier family 1 member 1)基因 mRNA 序列设计 4 条 shRNA编码基因 mSLC1A1-1、mSLC1A1-2、mSLC1A1-3、mSLC1A1-4 和 1 条阴性对照序列NC,与酶切后的pAAV-U6-EGFP载体质粒连接、转化,挑取阳性质粒进行测序鉴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Helper包装质粒和pAAV-DJ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至AAV-293 细胞包装得到 rAAV-shRNA-SLC1A1-1-EGFP、rAAV-shRNA-SLC 1A1-2-EGFP、rAAV-shRNA-SLC 1A1-3-EGFP、rAAV-shRNA-SLC1A1-4-EGFP、rAAV-shRNA-NC-EGFP 这 5 种 rAAV。用所得 rAAV侵染HT-22细胞,72h后RT-qPCR检测SLC1A1 mRNA表达水平。结果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插入位置和序列与设计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干扰质粒;经有限梯度稀释法鉴定计数重组感染滴度约为1×1013TU/ml;2-A△Ct法分析SLC1A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NC组相比,mSLC1A1-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LC1A1-1组、mSLC1A1-4组SLC1A1表达量下降(P0.01),mSLC1A1-2组表达量最低约为NC组的 42%(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 EAAT3敲减rAAV,其中干扰序列为“GCTGATCGTATCCAGCATGAT”(5'-3')的腺相关病毒rAAV-shRNA-SLC1A1-2-EGFP抑制EAAT3表达的效果最佳。第二部分小鼠海马注射rAAV敲减EAAT3效果的检验目的检测小鼠海马注射rAAV后EAAT3表达水平的变化,实现EAAT3敲减模型的构建。方法72只成年C57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予海马注射rAAV-shRNA-SLC1A1-2-EGFP 病毒液 1 μ 1/侧(1 × 1013 TU/ml),分别于注射后即刻、24h、7d、14d、21d、28d取双侧海马组织,每组随机抽取6只分别行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AAT3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CON组相比,小鼠海马EAET3表达量随时间持续而下降,两种实验结果的基本趋势相同;在海马注射后第21d,mRNA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的43.1%(P=0.043),蛋白表达量降至37.4%(P0.01);注射后第28d,转录和翻译产物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30%和25%(P0.01)。结论rAAV-shRNA-SLC1A1-2-EGFP海马注射可有效敲减成年小鼠海马EAAT3的表达,其中在注射后28d表达量最低。第三部分海马注射rAAV对LPS致认知障碍小鼠行为学的影响目的利用脑室注射LPS致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模型,观察海马注射rAAV后对小鼠认知相关行为学的影响。方法10周龄C57小鼠48只,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NC组)、EAAT3敲减组(RNAi组)、认知障碍组(LPS组)、认知障碍+EAAT3敲减组(LPS+RNAi组)。NC组和LPS组双侧海马注射对照病毒液1 μ L/侧,RNAi组和LPS+RNAi组双侧海马注射效应病毒液1 μ L/侧(1 × 1013 TU/mL)。21d后NC组和RNAi组侧脑室注射 aCSF 2 μ L,LPS 组和 RNAi+LPS 组侧脑室注射 LPS 溶液 2 μ L(1000ng/μ L)。所有动物海马注射后第15d进行旷场实验,第16d水迷宫空间获得性训练5天;21d行侧脑室注射,侧脑室注射后1-3d进行空间探索测试和工作记忆测试,结果 旷场实验各组动物移动距离和运动总时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水迷宫空间获得性训练各组小鼠登台潜伏期(s)从第1天到第4天逐渐缩短,训练第4、5天潜伏期时长较第1天相比,潜伏期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空间探索测试各组小鼠游泳总距离和平均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穿台数NC组高于其他各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他各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进入目标象限次数NC 组高于 RNAi 组和 LPS+RNAi 组(P=0.037),LPS 高于 LPS+RNAi 组(P=0.037)。工作记忆测试第1天NC登台潜伏期低于LPS+RNAi组(P=0.029)。结论敲减小鼠海马EAAT3可降低小鼠在行为学测试中的表现,并可加重LPS所致认知障碍。
【图文】:

有限稀释,荧光计,滴度


图1-2有限稀释荧光计数法测定aAAV滴度约为1邋xl0i3TU/ml。图中标尺长度为50邋w邋m逡逑3.邋RT-qRCR检测HT-22细胞EAAT3表达:2-AAQ法分析EAAT3基因与内参GAPDH逡逑的相对表达量;与NC组相比(图1-3),邋mSLClAl-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731),逡逑mSLClAl-1邋组、mSLClAl-4邋组邋EAAT3邋表达量约为邋NC邋组的邋62.9%和邋69.7%(P<0.01邋),逡逑mSLClAl-2组表达量最低,约为NC组的42%邋(P<0.01)。逡逑£邋1.5-逡逑I一邋a逡逑mSm逡逑逦1逦逡逑vvvv’逡逑图丨-3HT-22细胞SLC1A1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示为均数土标准差(n=3),邋T<0.01,与逡逑NC组比较。逡逑讨邋论逡逑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3邋(EAAT3)是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5个亚型中的一种,主逡逑25逡逑

海马,蛋白


在海马注射后第21d,邋D21组相对表达量约为CON组的43.1%,尸=0.043;注射后第逡逑28d,D28组相对表达量降至CON组的30%,尸<0.01;其余Dl、D7、D14组表达量逡逑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2-1)。逡逑£邋2.5-1逡逑<逡逑P邋2.0-逡逑III逡逑Z.邋1.5-逦t逡逑i10邋II邋L逦a逡逑dM.ii逡逑E逦CON邋D1邋D7邋D14逦D21逦D28逡逑图2-1邋RT-qPCR检测海马EAAT3相对表达量。结果表示为均数士标准差(n=6),邋aP<0.05,,AP<0.01,逡逑与CON组比较)逡逑2.逦WB检测海马EA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统计EAAT3与内参GAPFH条带灰度逡逑值比值,即EAAT3/GAPDH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CON组相比,注射后24h海逡逑马组织相对表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326;D7、D14、D21、D28各组蛋白相对表逡逑达较CON组明显降低,其中21d、28d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37.4%和25%,户<0.01。逡逑(图邋2-2)。逡逑3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78;R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钟芳,牧佐渭,汪家政;胚胎海马修复成年大鼠隔核-齿回-海马本体的神经元连接[J];动物学报;1988年02期

2 费洪新;张朝颖;张英博;贾博宇;韩玉生;杜徽;仲丽丽;白云;朴成玉;周忠光;;蝙蝠葛碱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组织Aβ水平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5期

3 董献文;夏趁意;徐颖;张志雄;;海马组织在血压调控中作用研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03期

4 胡江;闻大翔;杭燕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丙泊酚麻醉后海马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5 张大明;李春梅;王凤军;侯晓华;韩占强;;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组织内BDNF表达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8期

6 陆彩玲;王金子;唐深;胡峰;付强;李习艺;郭松超;;海马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实验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2年03期

7 张磊;姜红;高旭光;;癫痫大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海马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6期

8 邵国;苏燕;张胜;吕国蔚;;急性重复缺氧增加小鼠海马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健康速递[J];医疗保健器具;2001年10期

10 陈亮,杨建明,李晓明,李晓文,高天明;海马组织分区膜质分离后亚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的建立(英文)[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荣;张琳;张奇;李佳;康晓魁;王海宁;杨树源;张建宁;杨新宇;;重组腺病毒在小鼠海马组织内的转导特征[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巍伟;金维缘;殷晨晖;王思映;姜泓;;雄黄干扰小鼠海马组织谷胱甘肽合成诱发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A];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C];2018年

3 李建宇;王舒;李雅潇;崔颖;龚海英;李灵芝;张永亮;;急性低压缺氧大鼠脑海马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宝轶;冯晓云;邹俊杰;石勇铨;赵瑛;刘志民;;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受体、肿瘤和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陈颖;张玉芳;王晓冬;陆璐;;Ptgs2基因在BXD RI小鼠海马组织中的遗传基因组学分析[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6 黄瑞雅;黄建敏;李雪斌;刘国军;蒙兰青;;PDTC对PTZ慢性致痫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淑玲;李育竹;巩丽;李辉;;不忘散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水平和海马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曾春梅;雷丹青;董乐;廖宇晗;黄琪;吴原;;FMOC-CL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大鼠脑内海马组织中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含量[A];第六届CAAE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大会会刊[C];2018年

9 曾文峗;李虎虎;索艳荣;魏冰;杨琳;卢斌;王一婧;郭茂娟;姜希娟;;黄芪注射液对1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组织Nrf2/Keap1通路的影响[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暨第七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贾红梅;苏志恒;李书启;邹忠梅;;柴胡疏肝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海马组织代谢通路的调控[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钱耀斌;增强记忆力的六大法则[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韦辰;6种方法防记忆力减退[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常硕;防止记忆力减退六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艳华 通讯员 顾建柱 张利刚;进出境化学品健康危害动物替代有新方法[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国琦;MicroRNA-134调控突触重塑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鲍天昊;内源性microRNAs对海马组织损伤保护性机制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卓俊杰;旁海马组织脑网络图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姜声扬;X射线辐照后对中枢海马组织损伤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李征;依达拉奉对细菌性脑膜炎造成海马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6 王美萍;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海马组织Nav1.2的动态表达变化[D];中南大学;2012年

7 虞斌;唐氏综合征小鼠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的筛选与验证[D];江苏大学;2016年

8 赵冉冉;二甲双胍对戊四氮致痫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许洁;环境雌激素壬基酚对仔鼠神经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雪元;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及人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康伟;海马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小鼠抑郁样变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年

2 侯爱生;EAAT3敲减rAAV载体的构建及其海马注射对小鼠认知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9年

3 李营;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肠道微生物与其疾病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4 刘静;尼古丁暴露对C57小鼠海马Epac信号通路的影响[D];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

5 许倩倩;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组织LncRNAs表达谱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6 白羽;脂联素改善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7 田晓琳;孕期和哺乳期大鼠脑颞叶皮层和海马膜蛋白组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8 吴依然;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与外周血miR-134动态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郭春艳;短暂性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骨架的相关变化[D];吉林大学;2018年

10 陈晓芳;DON诱导断奶仔猪神经毒性的作用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1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71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