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白洋淀上游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20:42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最重要的环境调控功能区之一。近年来,白洋淀水质常年维持在我国水质标准的五类以下,这与白洋淀上游河岸缓冲带植物类型单一、生态功能低下息息相关。为了筛选出较优的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本文选取当地常见的3种草本和3种灌木,设置单一草本、单一灌木、草灌、混草四类11种配置模式,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和径流冲刷试验,研究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希望可以为当地河岸缓冲带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各植物类型坡面稳定径流量大小表现为:单一灌木配置模式>单一草本配置模式>灌草、混草配置模式;单一植物配置模式中的稳定径流量大小为:平枝栒子>连翘>胡枝子>狗牙根>黑麦草。灌草配置模式中,狗牙根80%+黑麦草20%+连翘配置模式在30mm/h雨强下的累积产流量最低为17.65mm/h;狗牙根30%+黑麦草70%+胡枝子配置模式在30mm/h雨强下的累积产流量最低为17.5mm/h。(2)单一植物配置模式的稳定产沙量大小表现为:平枝栒子>连翘>胡枝子>狗牙根>黑麦草。狗牙根30%+黑麦草70%+胡枝子配置模式产沙量相对最低,产沙量为9.1g/h。(...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岸缓冲带的定义
        1.2.2 河岸缓冲带的组成和结构
        1.2.3 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
        1.2.4 河岸缓冲带的坡度
        1.2.5 河岸缓冲带阻控面源污染研究
        1.2.6 河岸缓冲带减流减沙效应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土壤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植物资源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材料
        3.2.2 配置模式
        3.2.3 布设方式
        3.2.4 模拟降雨试验
        3.2.5 径流冲刷实验
    3.3 技术路线图
4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影响
    4.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
    4.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流速的影响
    4.3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产流的影响
    4.4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产沙的影响
    4.5 种植基质物理性质与产流产沙的关系
    4.6 讨论
    4.7 小结
5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氮、磷污染物截留的影响
    5.1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泥沙截留的影响
    5.2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全磷截留的影响
    5.3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全氮截留的影响
    5.4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氨态氮截留的影响
    5.5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硝态氮截留的影响
    5.6 讨论
    5.7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用外源物对尾矿土壤种植胡枝子修复效应初探[J]. 孙清斌,尹春芹,邓金锋,刘先利,黄杰勋.  土壤. 2019(05)
[2]暴雨和缓冲带特征对城市滨水缓冲带雨洪消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机制[J]. 李想,邸青.  生态学报. 2019(16)
[3]迁安三里河滨水缓冲带雨水径流及污染物消减效果与设计优化[J]. 杨雪,王志勇.  生态学报. 2019(16)
[4]密云水库库滨带不同植被配置下面源污染特征分析[J]. 李凯,程金花,陈仲旭.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6)
[5]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海拔狗牙根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特征[J]. 杨文航,任庆水,秦红,宋虹,袁中勋,李昌晓.  草业学报. 2018(02)
[6]白洋淀附着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质的关系[J]. 马牧源,崔丽娟,张曼胤,王雪梅,于一雷.  生态学报. 2018(02)
[7]水环境条件对三峡库区消落带狗牙根氮磷养分淹水浸泡释放的影响[J]. 肖丽微,朱波.  环境科学. 2017(11)
[8]不同植被过滤带对农田径流泥沙和氮磷拦截效果与途径[J]. 李晓娜,张国芳,武美军,杨可伟,史瑞双.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9]白洋淀三大典型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评价[J]. 金磊,李林钰,周杨,刘存歧.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10]河岸植被缓冲带生态功能及其过滤机理的研究进展[J]. 孙金伟,许文盛.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03)

硕士论文
[1]南四湖湖滨带植被过滤带的生态效应研究[D]. 韩庆泽.山东大学 2018
[2]高效去除污染物的城市内河滨岸缓冲带植物筛选及配置研究[D]. 陈冬霞.东北林业大学 2017
[3]城市滨水缓冲带景观设计研究[D]. 陈星.安徽农业大学 2016
[4]典型库岸植被缓冲带对陆源污染物阻控能力研究[D]. 段诚.华中农业大学 2014
[5]草本植被过滤带对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拦截效果研究[D]. 申小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6]半干旱区带状植物篱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研究[D]. 党汉瑾.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7]SUSTAIN支持下的城市降雨径流最佳管理BMP规划研究[D]. 唐颖.清华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00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00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