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副猪嗜血杆菌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7 08:57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种定殖于猪上呼吸道的条件性致病菌,其感染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也称革拉瑟氏病,Gl?sser’s disease)主要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呈世界性分布。近年来,在PCV2、PRRSV、霉菌毒素等导致免疫抑制作用的“底色病”的影响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性上升,其流行呈上升趋势,危害日渐严重。随着抗生素的逐步禁用,疫苗接种和强化饲养管理将是今后预防和控制HPS感染的主要措施。由于HPS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流行特征,且血清型复杂,不同血清型菌株间的交叉保护性较低,因此分离鉴定不同地区感染流行的HPS菌株,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还可以为该病的疫苗研究提供合适的候选菌株。因此,本研究对2018~2019年来自贵州省部分区县送检的14份HPS阳性样品进行了HPS的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纯化的菌株进行了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旨在丰富贵州省HPS感染流行菌株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开展HPS的病原学及疫苗研究奠定基础。相关研究内容如下:1.HPS的分离与鉴定实验首先对贵州省部分区县2018...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HPS病原学
    2 HPS诊断方法研究
    3 HPS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菌体形态学
        3.2 分离鉴定与培养特性
    4 HPS血清型研究
        4.1 血清学分型
        4.2 分子生物学分型
    5 HPS毒力基因研究进展
        5.1 HPS的致病性
        5.2 毒力因子的鉴定
    6 HPS耐药性研究
    7 HPS疫苗研究
        7.1 HPS灭活疫苗
        7.2 HPS亚单位疫苗
        7.3 DNA疫苗
    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病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送检样品的HPS检测
            2.1.1 HPS16s rRNA检测引物合成
            2.1.2 送检样品的增菌培养
            2.1.3 细菌核酸提取
            2.1.4 HPS16S rRNA PCR扩增
            2.1.5 HPS16S rRNA PCR产物测序
        2.2 HPS阳性样品混合感染病原检测
            2.2.1 引物合成
            2.2.2 HPS阳性组织样品的预处理
            2.2.3 HPS阳性样品的核酸提取
            2.2.4 HPS阳性样品中PCV2、PRRSV、CSFV的检测
        2.3 HPS分离纯化
        2.4 革兰氏染色
        2.5 卫星试验
        2.6 生化试验
        2.7 HPS16S rRNA PCR扩增序列鉴定序列鉴定
        2.8 HPS16S rRNA PCR扩增序列对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送检样品的HPS检测PCR检测结果
        3.2 HPS16S rRNA PCR产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3.2.1 HPS16S rRNA PCR产物测序结果
            3.2.2 14份HPS16S rR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
            3.2.3 14株HPS菌株与其他HPS菌株16S rRNA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析
            3.2.4 14株HPS菌株基因组与其他HPS菌株遗传进化分析
            3.2.5 14株HPS菌株与其他HPS菌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3.3 HPS阳性样品中PCV2、PRRSV、CSFV的检测
            3.3.1 PCV2检测结果
            3.3.2 PRRSV检测结果
            3.3.3 CSFV检测结果
        3.4 3株HPS分离纯化菌株的菌落特征
        3.5 3株HPS分离纯化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3.6 卫星试验
        3.7 生化试验
        3.8 HPS16S rRNA PCR扩增序列鉴定序列鉴定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3株HPS贵州分离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菌株
        1.2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HPS分离菌株NAD依赖性测定
            2.1.1 不同NAD浓度对HPS分离株的影响
            2.1.2 同一NAD浓度中不同时间段HPS分离菌株生长观察
        2.2 HPS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
            2.2.1 HPS血清型PCR鉴定引物的合成
            2.2.2 HPS分离菌株血清型PCR鉴定
        2.3 HPS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检测
        2.4 HPS分离菌株培养特性研究
        2.5 HPS分离菌株耐药性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HPS分离菌株NAD依赖性测定
            3.1.1 不同NAD浓度对HPS分离株的影响测定结果
            3.1.2 同一NAD浓度中不同时间段HPS分离菌株生长测定结果
        3.2 HPS分离菌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
        3.3 HPS分离菌株毒力基因PCR测定
        3.4 HPS分离菌株培养特性研究
        3.5 HPS分离菌株耐药性试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混合感染的诊治[J]. 黄照林,三郎石旦真.  兽医导刊. 2020(05)
[2]猪伪狂犬病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综合诊断及感染毒株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J]. 焦秋林,王宏宇,马梓承,刘照虎,孟凡亮,李焱,曹龙龙,刘思当.  中国动物检疫. 2019(08)
[3]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J]. 石有权,张进红.  科学种养. 2019(08)
[4]副猪嗜血杆菌河南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型[J]. 李新果,史志斌,张磊,赵小月,王玉国,石昂,时庆贺,陈陆.  河南农业科学. 2018(11)
[5]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化脓隐秘杆菌控制性研究[J]. 王治方,焦文强,张青娴,朱文豪,李海利,方剑玉,张立宪,郎利敏,许峰,娄治国,王克领,徐引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7)
[6]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调查及其潜在毒力相关基因分析[J]. 江军,姜平,王一成,李军星,袁秀芳,徐丽华,吴旺霞.  畜牧与兽医. 2016(08)
[7]闽北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陈鹏强,章秋月,马华魁,张英超,林神通,郑新平,修金生.  畜牧与兽医. 2016(04)
[8]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 李萍,唐小慧,李新琼,周远成,刘红亮,杨凡,徐志文,朱玲.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3)
[9]上海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 张悦,李蓓蓓,魏建超,邵东华,刘珂,石元元,邱亚峰,马志永.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04)
[10]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 贾爱卿,王贵平,宣华,廖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04)

博士论文
[1]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研究[D]. 刘英玉.华中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D]. 秦晓航.沈阳农业大学 2018
[2]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调查和IscR对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江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6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DNAH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D]. 刘亚娟.西南大学 2016
[4]副猪嗜血杆菌陕西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梁留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28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28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