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植物乳杆菌抗噬菌体P2菌株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8
  本实验以分离自植物乳杆菌异常发酵液的烈性噬菌体P2及其宿主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MAUU10120为研究对象,采用次级感染法筛选获得自发突变抗噬菌体菌株(BIM)。通过比较其益生特性、吸附特性及发酵特性,判断抗性菌株与敏感株间是否存在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筛选出一株自发突变的可抗噬菌体P2的植物乳杆菌。证实该菌株对噬菌体P2具有完全抗性,并可稳定遗传。比较丝裂霉素C、紫外线诱导前后抗性菌株溶原性表现,显示该菌株为非溶源菌。(2)突变株在体外耐胃酸、耐胆盐实验中表现出极强的耐受能力,在pH值为3.0和8.0的消化环境中存活率达90%以上。(3)噬菌体P2对突变株与敏感株的吸附率均在97%以上,表明噬菌体吸附受体未发生改变,且细胞生理状态对噬菌体吸附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以玻璃珠机械法纯化细菌细胞壁,经三氯乙酸和溶菌酶作用宿主细胞壁后可使噬菌体吸附率显著下降(P<0.05)。分析噬菌体吸附受体可能与磷壁酸或磷壁酸-肽聚糖聚合物有关。(4)敏感株与突变株单菌株发酵豆乳的时间均为19h左右,两组发酵豆乳的发酵特性及感官特性无显著差异(P>0.05)。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乳酸菌
    1.2 植物乳杆菌
    1.3 噬菌体
    1.4 噬菌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1.4.1 物理控制方法
        1.4.2 化学控制方法
    1.5 细菌抗噬菌体机制
    1.6 噬菌体吸附机理
    1.7 L.plantarum IMAU10120及噬菌体P2
        1.7.1 L.plantarum IMAU10120
        1.7.2 噬菌体P2
    1.8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8.1 课题目的及意义
        1.8.2 课题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菌株及噬菌体来源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菌种活化
        2.2.2 噬菌体增殖
        2.2.3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确定
        2.2.4 自发突变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
        2.2.5 抗噬菌体菌株的形态观察
        2.2.6 抗性菌株的生长情况
        2.2.7 抗噬菌体菌株抗性检测
        2.2.8 抗性菌株益生特性研究
        2.2.9 噬菌体对敏感菌株及抗性菌株的吸附特性
        2.2.10 植物乳杆菌噬菌体P2吸附受体测定
        2.2.11 突变菌株的发酵特性
        2.2.1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噬菌体P2的最佳感染复数
    3.2 抗噬菌体菌株的筛选
    3.3 抗噬菌体菌株形态观察
    3.4 抗噬菌体菌株与敏感株的生长曲线
        3.4.1 抗噬菌体菌株与敏感株的生长曲线
        3.4.2 菌株培养代数计算
    3.5 抗噬菌体菌株的抗性
        3.5.1 抗噬菌体菌株的抗噬菌体能力
        3.5.2 抗噬菌体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3.5.3 抗噬菌体菌株的溶原性检测
    3.6 抗性菌株益生特性研究
        3.6.1 人工胃肠液耐受能力的测定
        3.6.2 对胆盐的耐受效果
    3.7 植物乳杆菌敏感株与突变株吸附特性比较分析
    3.8 抗噬菌体菌株的吸附特性
        3.8.1 细胞生理状态对噬菌体P2吸附能力的影响
        3.8.2 噬菌体P2吸附受体的测定
    3.9 抗性菌株发酵特性研究
        3.9.1 发酵终点及时间
        3.9.2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pH值变化
        3.9.3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滴定酸度变化
        3.9.4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黏度变化
        3.9.5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脱水收缩性变化
        3.9.6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活菌数变化
        3.9.7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游离氨基氮变化
        3.9.8 44℃贮藏期间发酵豆乳的感官鉴评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29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29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