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基于鸣声、羽色和形态对灰眶雀鹛亚种分化

发布时间:2023-02-14 14:10
  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为雌雄羽毛相似的小型鸟类,隶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幽鹛科(Pellorneidae)雀鹛属(Alcippe),分布范围从缅甸延伸到我国大陆以及台湾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优势种。在传统分类系统中,根据地理区域和形态差异将分布于我国的灰眶雀鹛划分7个亚种。近年来,根据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国际鸟类学会(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cal Committee,IOC)已建议将灰眶雀鹛的7个亚种归并为4个种,但此分类设置尚存在争议。故为明确灰眶雀鹛的亚种分类情况,本文从鸣声、羽色和形态三个方面探讨灰眶雀鹛的亚种分化。通过在野外录制(2012-2013年)以及从鸟类鸣声数据库中下载灰眶雀鹛七个亚种的鸣唱声,共获取了140只个体的鸣唱录音样本,925个鸣唱句子。利用Avisoft-SAS Lab Pro声谱分析软件(德国)对上述鸣唱进行处理,得到各亚种的鸣唱声谱图及鸣唱句子特征参数,通过声谱图分析得出灰眶雀鹛共有4种鸣唱型,各亚种鸣唱型2~4种。对鸣唱特征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鸣声...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灰眶雀鹛生物学特性和亚种分布
        1.1.1 生物学特征
        1.1.2 亚种与分布
    1.2 鸟类鸣声研究
        1.2.1 鸟类鸣声研究进展
        1.2.2 鸣声在鸟类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1.3 基于鸟类视觉系统的羽色研究
    1.4 多角度探讨鸟类的分类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鸣声采集与分析
        2.1.1 鸣声样本的采集
        2.1.2 术语定义
        2.1.3 鸣声参数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2.2 羽色研究方法
        2.2.1 标本获取
        2.2.2 光谱测量及羽色量化
        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形态数据分析
        2.3.1 形态数据的获取
        2.3.2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鸣唱特征分析
        3.1.1 七个亚种的鸣唱声谱结构
        3.1.2 亚种间的哨音差异
        3.1.3 亚种间的泛音差异
        3.1.4 亚种间的鸣声差异
    3.2 羽色差异分析
        3.2.1 雌雄间及繁殖季与非繁殖季之间的羽色差异比较
        3.2.2 七个亚种间的羽色差异比较
    3.3 亚种间的形态差异
    3.4 灰眶雀鹛复合种的分类界定
第四章 讨论
    4.1 灰眶雀鹛各亚种间的鸣声差异
    4.2 灰眶雀鹛亚种间的羽色差异
    4.3 灰眶雀鹛亚种间形态数据比较
    4.4 分类学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2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42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