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中全新世冬给措纳湖区古人类活动及环境背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17:45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史前人类通往高原腹地的重要通道,是史前时代人类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研究该区域的史前人地关系对于理解古人类在青藏高原适应和生存的过程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已开展的研究在空间地域上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地区(<4000 m a.s.l),而对海拔较高地区的环境考古工作仍然相对薄弱。本文的研究地点冬给措纳遗址(DJCN)3-2-2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冬给措纳湖区北岸(约4090 m a.s.l)的一处细石器遗址,对其进行野外考察与取样,并对遗址火塘和剖面开展了AMS14C和OSL测年,结合粒度、炭屑、磁化率、真菌孢子、花粉和色度指标,分析了先民的活动时间和生业模式及遗址的性质,揭示了先民活动的环境背景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考古资料,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共存的文化系统及其演化过程。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遗址中发现10处火塘,火塘炭屑测年显示先民活动年代为5.4-5.0 ka BP,与石器地层OSL测年结果较为一致(5.5 ka BP);遗址中还发现256件石器,其中包括石片56件、细石核7件、细石叶55件、石...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考古学研究内容
    1.2 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概况
        1.2.1 国外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进展
        1.2.2 国内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研究进展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古人类活动状况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进展
        1.3.2 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东北部概况
    2.2 冬给措纳湖概况
    2.3 DJCN3-2-2 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剖面特征和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石器及火塘分析
        3.2.2 AMS14C测年及光释光测年
        3.2.3 代用指标指示意义及其实验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
        4.1.1 石器和火塘
        4.1.2 AMS14C测年及光释光测年结果
        4.1.3 代用指标结果
    4.2 分析
        4.2.1 遗址揭示的人类活动信息
        4.2.2 古人类活动的区域气候环境背景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文化系统的对比与分析
    5.1 青藏高原东北部高、低海拔两种文化系统
    5.2 两种文化系统的交流——产生宗日文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47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47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