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喀斯特土壤丛枝菌根真菌与固氮菌群落对水热梯度与植被恢复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3-07-28 10:40
  石漠化制约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植被恢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最有效措施,但该地区水热条件变化大导致植被恢复困难。已有研究显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固氮菌可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揭示AMF及固氮菌群落特征及其对水热梯度和植被恢复的响应规律,是将AMF和固氮菌合理应用到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前提。本研究以4个水热梯度(中旱、轻旱、半湿润、湿润)和4种植被(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耕地)的喀斯特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喀斯特AMF及固氮菌群落遗传组成、结构及多样性,探讨驱动AMF及固氮菌群落变化的关键影响因子。主要结果如下:(1)水热梯度和植被及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AMF群落特征。本研究土壤AMF群落包括9科10属,其中,球囊霉属为土壤AMF绝对优势属(相对丰度超过80%);不同水热条件下球囊霉属、近明球囊霉属、多样孢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和双型囊霉属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被间球囊霉属、近明球囊霉属、多样孢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丛枝菌根真菌及固氮菌生态学功能
        1.2.2 喀斯特地区土壤AMF和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1.2.3 AMF及固氮菌群落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
        1.3.1 喀斯特土壤AMF群落对水热条件与植被恢复的响应
        1.3.2 水热条件与植被恢复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
        1.3.3 土壤AMF与及固氮菌群落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调查
    2.2 样地选取与土壤样品采集
    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4 土壤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1 土壤DNA提取
        2.4.2 目的片段PCR扩增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1 高通量数据处理
        2.5.2 数据计算
第3章 喀斯特土壤AMF群落对水热条件与植被恢复的响应
    3.1 引言
    3.2 研究结果
        3.2.1 水热条件和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2 水热条件和植被恢复对土壤AMF群落的影响
        3.2.3 土壤AMF群落的影响因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水热条件与植被恢复对喀斯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结果
        4.2.1 水热条件和植被恢复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
        4.2.2 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因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土壤AMF与固氮菌群落的耦合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结果
        5.2.1 土壤AMF与固氮菌群落的关系
        5.2.2 环境因子对土壤AMF和固氮菌优势属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837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837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