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Munc13-1与Munc18-1调控突触分泌中SNARE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30 18:45
  大脑是人类产生情感,学习和记忆的根源,而神经元则是完成这些功能的基本单元。神经元存在一特化的结构称为轴突(axon),其通过轴突来向胞体远端传递电信号,并导致作为化学信号的神经递质从其末端的特殊结构突触(synapse)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以及效应器官或组织。突触位于神经元轴突的远端,包含了前一个细胞的轴突末端膨大,后一个细胞的胞体或树突,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间质,称为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突触前的轴突末端包含了大量装载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囊泡(synaptic vesicle),当胞体传递而来的电信号到达轴突末端,引起突触前膜的去极化,激活突触前膜上的电压敏感钙离子通道,导致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触发突触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结合到突触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细胞接下来的一系列反应,完成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装载了神经递质的突触囊泡经由拴系(tethering),锚定(docking),成熟(priming)以及融合(fusion)四个主要过程将神经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调控这些过程的蛋白质以...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结合蛋白受体(SNAREs)
    1.2 Munc18-1 蛋白
    1.3 Munc13-1 蛋白
    1.4 Synaptotagmin-1 蛋白
    1.5 Munc18-1与Munc13-1 介导的SNARE复合物组装与神经递质分泌的模型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方法与原理
    2.1 环状定点突变
    2.2 重组蛋白表达与纯化
    2.3 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下拉(GST pull-down)实验
    2.4 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scopy,CD spectroscopy)
    2.5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PAGE)
    2.6 脂质体制备
    2.7 脂质体共悬浮(Liposome co-floatation)
    2.8 晶体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
    2.9 荧光各向异性(Fluorescence anisotropy)
    2.10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2.11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imgle-molecule FRET,smFRET)
    2.12 单囊泡拴系(single-vesicle tehtering)
    2.13 脂质体融合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Munc13-1 MUN结构域的活性区域研究
    3.2 Munc13-1 MUN结构域介导SNARE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
    3.3 Munc13-1 与Munc18-1 共同介导SNARE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
4 总结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3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83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