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B 2 O 3 对高碱度CaO-SiO 2 -FeO-MgO渣系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11 00:34
  转炉钢产量约占我国粗钢总产量的90%,萤石作为造渣过程所使用的主要化渣剂,可显著降低炉渣熔化温度与黏度,但存在侵蚀设备、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转炉炼钢过程中探寻一种新的无氟化渣剂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当前钢铁冶金过程中无氟造渣的研究现状,将钢渣简化为CaO-SiO2-FeO-MgO渣系,通过加入B2O3构建新的渣系,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CaO-SiO2-FeO-MgO-B2O3渣系的熔渣性质,主要包括:(1)研究了B2O3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渣系物相演变规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成分点所在初晶区从共氧化物相区转移到硅酸二钙相区,随后转移到硼硅酸钙相区。当体系中不含B2O3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我国粗钢生产现状及萤石资源现状
        1.2.1 我国粗钢生产现状
        1.2.2 钢渣来源、组成及作用
        1.2.3 我国萤石资源现状
    1.3 氟化物在冶金渣中的作用和机理
    1.4 氟化物的危害
        1.4.1 环境污染
        1.4.2 设备腐蚀
    1.5 无氟渣系研究现状
        1.5.1 无氟转炉钢渣
        1.5.2 无氟连铸保护渣
    1.6 B2O3的性质及在冶金渣中作用
    1.7 冶金炉渣物理化学性质的主要研究方法
        1.7.1 FactSage热力学软件
        1.7.2 熔化特性测试
        1.7.3 黏度测试
        1.7.4 X射线衍射技术
        1.7.5 红外光谱
        1.7.6 核磁共振光谱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内容
        1.8.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CaO-SiO2-FeO-MgO-B2O3 渣系相图与熔化特性
    2.1 现场转炉钢渣成分及物相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3 研究方案
        2.3.1 实验及测试方法
        2.3.2 计算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B2O3 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相图的影响
        2.4.2 B2O3 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平衡结晶物相的影响
        2.4.3 B2O3 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熔化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CaO-SiO2-FeO-MgO-B2O3 渣系黏流特性及熔渣结构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设备
    3.2 研究方案
        3.2.1 实验及测试方法
        3.2.2 计算方法
    3.3 B2O3 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黏流特性的影响
        3.3.1 B2O3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黏度的影响
        3.3.2 B2O3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临界黏度温度的影响
        3.3.3 B2O3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黏流活化能的影响
    3.4 B2O3 含量对CaO-SiO2-FeO-MgO-B2O3 渣系熔渣结构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含B2O3渣系在转炉炼钢过程中对生铁脱硫脱磷性能影响
    4.1 实验原料及设备
    4.2 研究方案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含B2O3无氟造渣剂对生铁脱硫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4.3.2 含B2O3无氟造渣剂对生铁脱磷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758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758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