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

发布时间:2020-08-06 15:37
【摘要】:风沉积物作为风沙活动及风沙地貌形成的基础,基本特征与沙源的初始物质及风营力有关。风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风成沉积环境是风沙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揭示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本文在野外实验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不同下垫面地表沉积物、春季降尘、风速风向与地势地形、以及下垫面覆被为研究对象,分析黄河东岸沙丘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物成因,结果表明:(1)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两岸地表沉积物主要为细砂(100~250μm),相对于西岸,东岸沉积物较细,风能较弱,沉积环境复杂;东岸流动沙丘沙物质主要来源于近源区的半固定沙地、道路防护林与农田。(2)黄河两岸春季降尘量东岸西岸,降尘粒度参数(Mz、σ1)与多重分参数(D01、D1、D2、α0、Δα、Δf绝对值)也表现为东岸西岸,东岸降尘粒度属性差异较大,颗粒沉降过程复杂;对降尘成分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为粉粒与极细砂,因子贡献率东岸(68.73%)西岸(64.39%),东岸降尘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及其上风向地区。(3)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主导风为西风-西北风,近1990~2017年,起沙风频为73.19%,平均起沙风速为7.61~8.77m/s,区域地势东部西部中部,两岸高程差最高为1038.455m,东岸桌子山前为下风向沙物质沉积区域。(4)近1990~2015年来,研究区风动力减小,植被覆被面积显著增加,东岸阻沙“屏障”的防风阻沙效能增强,研究区上风向沙源区向黄河东岸输移的沙物质减少是黄河东岸沙丘面减小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931.3
【图文】: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


图1研究区地理位逡逑Fig.l邋Geographical邋location邋of邋the邋study邋area逡逑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


技术路线图

乌兰布和沙漠沿黄东岸沙丘沉积物特征及成因解析


不同下垫面地表样采集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刘凤伶;;全球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城市地理;2015年20期

2 陈新闯;郭建英;董智;李红丽;李锦荣;王合云;;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分形特征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11期

3 杨志勇;陈新闯;郭建英;董智;李锦荣;温挨树;田世民;;乌兰布和沙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粒度特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5年07期

4 李琰;王峰;杨宏伟;马晓宇;于林清;郭博书;;乌兰布和沙漠颗粒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环境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5 王训明;周娜;郎丽丽;花婷;焦琳琳;马文勇;;风沙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06期

6 刘海霞;李晋昌;苏志珠;杜自强;高婧;;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灌丛沙丘沉积物的粒度和元素特征[J];中国沙漠;2015年01期

7 刘芳;郝玉光;徐军;辛智鸣;陈海玲;赵英铭;;乌兰布和沙区风沙运移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年06期

8 田霞飞;薛娴;廖杰;杜鹤强;段翰晨;徐满厚;;1990—2010年黄河宁蒙段所处流域土地利用变化[J];中国沙漠;2014年04期

9 孙梅;孙楠;黄运湘;徐明岗;王伯仁;张旭博;;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粒径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1期

10 周建秀;刘志宁;谷雨;李静;;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宽;内蒙古西部风蚀地表沙尘释放与输沙过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2 庞红丽;黄河宁蒙段粗泥沙特征及物源示踪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3 鲍锋;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地区风沙地貌发育环境与过程[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恩菊;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沉积物特征的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成军锋;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军凯;科尔沁地区非生长季地表残留物反射光谱特征分析与沙尘源区识别[D];鲁东大学;2018年

2 王强;巨菌草留茬沙障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3 杨阳;库布其沙漠灌溉农田沙害防治体系效益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4 朱孟娜;科尔沁沙地沙丘砂的来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5 党慧慧;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D];兰州大学;2016年

6 卓鱼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桌子山地区中—新生代隆升事件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15年

7 孙丽媛;乌海市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其时空差异[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张斌;南京市大气降尘特征及源解析[D];南京大学;2013年

9 刘佳;兰州市大气降尘粒度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杨宁宁;察尔汗盐湖周边风沙沉积物粒度和重矿物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2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82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