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17 23:47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改革和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于2017年已经启动,浙江、上海、山东等省份已经进行了4年,其它省份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与新高考改革配套的高中地理教材即将投入使用。从新教材的编写内容来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融入,同时新教材内容给予乡土地理更多融入的空间,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的背景下,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乡土地理是在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益的补充,服从国家的核心内容,尊重地方课程的差异性,遵循开发课程资源的一般理论和规则,其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有极大的益处,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家国情怀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该论文结合高中地理鲁教版教材开发云南省曲靖市潜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高三复习方面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提出策略。??我国地域辽阔,极强的地区差异为高中地理提供了丰富的地理课程资源,高中地理阶段同学兴趣广泛,把乡土地理内容适当融入必修内容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但是通过文献梳理和研究发现,高中地理课程开发存在...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1.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2.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堪忧
        3.传统教学方式期待创生
    (二)研究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校本课程理论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4.范例教学理论
        5.实践基础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对学生的意义
        3.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及创新性
        1.研究内容
        2.研究思路
        3.研究方法
        4.创新性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
    (一)地理课程资源相关概念
        1.课程
        2.课程资源
        3.地理课程资源
        4.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二)分类
        1.自然地理环境课程资源
        2.人文地理环境课程资源
    (三)特征
        1.独特性
        2.多样性
        3.价值性
三、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1.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国家课程具有互补性
        2.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辅助性
    (二)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意义和原则
        1.意义
        2.原则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1.整理编写乡土地理教育读本
        2.建立乡土地理资源库
        3.开发乡土地理实践基地
        4.聘请专家指导
    (四)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鲁教版中的开发
        1.圈层相互作用案例的分析-剖析云南“石林”的成因
        2.人口与地理环境—以云南人口特征为例
        3.乡土地理读本-富源篇
四、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
    (一)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现状
        1.调查设计与方法
        2.应用情况
        3.应用现状分析
    (二)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2.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3.开展乡土地理知识讲座
        4.开展研学旅行
    (三)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鲁教版中的设计运用案例
        1.沉积岩地貌的形成-以曲靖市南海子沉积地貌为例
        2.以本地特色农作物为案例突破以生物为主题的高考试题-以罗平油菜花为例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曲靖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曲靖市民族中学乡土地理野外考察
致谢



本文编号:3957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957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