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简析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2-06 11:41


  【论文摘要】洋务运动是一次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是一次未遂的、萌芽状态下的改革。发展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永恒的主题,而稳定则是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洋务运动以稳定为基石,戊戌变法却忽视了稳定,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动荡中失败。

  【论文关键词】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改革 稳定 发展 关系

  单从词源、词义看待改革、稳定和发展。改革,多描述一种途径,用新事物改变、取代旧事物;稳定,多表述一种状态,牢不可破,不易改变;发展,多描述一种动作,短时间内迅速发生某种变化。直观感觉,发展以迅疾之势,通过改革这把利剑,刺入稳定这种状态之中,转瞬之间,新旧交替,纹丝不动。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便暗含其中。下面,笔者尝试,分析比较晚清政府两场影响较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来更加直观地描述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不是改革

  传统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只能是一种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停留在表层,是对“面子”的改良;戊戌变法深入了里层,是对“里子”的改良。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而且两者有递进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正是因为仅仅改变器物而不触及制度,这才引起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反思,所以才有戊戌变法。
  现今而言,学术界有一种共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肯定不是革命,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了两种学说上,一为改良说;一为改革说。甚至在该两学说上又延伸出新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洋务派就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洋务运动则是一场较为成功的渐进式改革。经历此改革后,中国或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或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然而,由于高层决策的失误,以及自身的短见、腐化,高层由最初的全力支持改革、全面放权的态度,转变为到不置可否、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在检验改革成败的重大历史事件——甲午海战中,洋务运动被判定为失败。洋务运动的失败不在改革本身,而是失败在上层统治阶级的决策和领导上。
  戊戌派也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变相发展和延续,只是发起人、代表利益阶层不同而已。如果说,洋务运动是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那么,很遗憾,戊戌变法仅仅是未遂的、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的操之过急的、一蹴而就的改革。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以前世界各国的手工工场制度或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制度,完全被摧毁,与历史发展不相称的一些生产落后的国家,就必须进行改革。
  王浦劬教授认为,改革是一种介于改良和革命之间的变革,较为中性和温和,它比改良更深入、更广泛,更带有变革的性质,但也是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的,是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实质就是在确保某阶层利益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某种性质的前提下,依靠现有物品和力量,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以期达到效率、效益快速持续提升的一种质的飞跃转变。
  在笔者看来,洋务运动完全符合改革的所有特性。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前提的,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封建地主阶级的上层统治地位。其调整和完善的力度也较大。
  首先,是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兴办招商局等厂矿企业,大力引进技术设备,目的就是要用机器大生产来代替手工劳动,用新式技术代替原来的陈旧生产方式。同时,又创新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发展形式,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既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知道和干预力度,又提升了经济发展以市场为主体和导向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在改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一是创新财政制度改革。将原本归属户部的海关,并属总理衙门,采取“官员聘任制”和“企业管理模式”,高薪聘请英国人赫德担任“海关CEO”,对政府行政部门,进行企业化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效率。二是尝试“大部制改革”。新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部门同时又是海军部兼陆军部,基本上完全行驶国防部、财政部、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海军舰队、船只、军港和海军附属单位,如军械局、造船厂、海军军官学校等,全由总理衙门负责。陆军军官学校、炮台要塞,新的陆军训练,以及海陆两军一切向外购买武器事务,也都归总理衙门管。同时,其他像矿产开发、铁路、电线、轮船、国内和海外航线、工业工场之类,对外派遣使臣、留学生等,但凡跟外国有关,均由总理衙门主持负责。
  再次,加强文化领域改革。一方面,加强理论创新。创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一系列理论思想。另一方面,加强对科技教育的创新。成立同文馆,类似于外国语学校和留学培训机构,在强化外语语言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天文、化学、地质、物理、医学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引进先进的技术革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而戊戌变法,较洋务运动,改革力度更大。在经济改革领域,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力度,鼓励和支持私企发展,奖励发明创造;同时,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决算。在政治改革领域,最重大的举措就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对国家体制进行全面彻底改革,同时,裁撤和精简国家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在文化改革领域,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成立综合型学堂,鼓励新学。在军事改革领域,改用西洋军事训练,裁减老弱残兵,筹设武备大学堂。
  戊戌变法虽未成功,但其改革形态可见一斑。
  故此而言,笔者以为,洋务运动是一次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戊戌变法是洋务运动的深化和发展,是一次未遂的、萌芽状态下的改革。

  二、发展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永恒主题

  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为什么要展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呢?因为,残酷的现实告诉清政府,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当奴才,落后就会被欺压。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就是为了发展,为了改变被动、落后、受欺压的面貌和状态。

  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和仇恨,对当权者和人民大众的深度刺激。“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因而激发了朝野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和自立自强意识,而清朝统治者也痛定思痛,意欲图强。


  此次改革,发展的目的性、方向性很明确,就是富国强兵。打不赢,对外而言,是对西方不了解。所以,要走出国内,了解西方,接受新事物,并付诸实践。打不赢,对内而言,是因为军队弱,是因为武器装备、人员素质、战术战法弱。要想解决军队的问题,必须得有钱,想富就要就要进一步发展经济。由此,引发对一系列束缚经济发展因素的改进和完善。
  而戊戌变法,则直接由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直接引起。《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应试举人“公车上书”。
  这次改革,又为何?当然为发展。船坚炮利的英法帝国打败大清尚可接受,弹丸之国、长期不如我的小日本又何以能将我大清帝国打败?如果比较而言,甲午战争的失利,比之前两次鸦片的失败,更加刺激了清政府。已经到了,不改革不可的地步。改革的预期,还是发展,而且是飞速发展,所以,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随之加大。
  正所谓,痛则思变。发展是改革的永恒主题,是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助推,是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三、稳定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重中之重

  邓小平曾讲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两大必备条件,一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二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类比思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兴起正是以这样的稳定的状态为前提的。
  洋务运动起步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从国际形势而言:清政府用领土、金钱、主权以及一系列经贸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欧正国家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紧自身发展的步伐,对中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尤其在洋务运动起步的最初十年里,在共同镇压农民起义、维护半殖民地统治秩序的基础上,清朝统治者与外国侵略势力之间出现了暂时的所谓“和好”的局面。这一时期,英、美、法、俄等国侵略者采取了被称为“合作政策”的联合侵华政策。中国所面临的外来压力并不强大,中外关系相对稳定。虽然出现过70年代的边疆危机和80年代的中法战争,但它们都没有波及到广大的内地。这些政策使列强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和妥协。这也保证了外部环境的稳定。
  从国内形势而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败局已定。个别区域农民起义斗争虽仍未停止,但国内人民的反清反封斗争持续处于低潮。同时由于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兴办和清军武器装备的进步,增强了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的力量,有效地维护了国内局势的稳定。
  相对稳定的内外形势,使得幸存的清王朝获得了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并在短期内飞速发展。同时,洋务运动的终结,也在于内外局势的不稳定。甲午战败,国内政局的动荡,最终将此次改革毁于一旦。
  而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输在稳定上。
  在对外关系上,各国列强丝毫没有放松对清政府的“剥削”,尤其在小日本打败清帝国后,更加看透了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对清的外部压力。而且,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等带来的技术变革,以及对中国等贫弱国家的侵略,已相继过渡至帝国主义阶段,加剧对中国的瓜分。1897年底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二年3月以后相继发生了俄国逼迫中国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法国提出租借广州湾、英国租借威海等危机,一时间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甚至在甲午海战结束后不到6年时间就再次发动侵略战争。外部政局极其不稳定。
  在对内关系上,分别以慈禧和光绪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为争权夺利,展开了白热化的政治斗争,内部政局动荡不安,改革派甚至被全部当成乱党处死。以致于改革尚在雏形状态,便被扼杀,终究黄粱一梦。在对外关系恶化,外部环境欠稳定的同时,国内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在沿海各省与长江流域迅速发展和蔓延,特别是鲁、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义和拳、大刀会的奋起,已经逐步使政府失去控制能力。
  尽管戊戌变法的改革决心、力度和措施,较洋务运动更为先进、更为彻底、更为全面,然这场冒进改革,在丧失了稳定前提的改革,仅存活百天,便短命夭折,使得绝大多数有关改革的政令在社会上没有付诸实施,更没有在社会变迁方面产生相应的实际效果。如果拥有足够的时间,即使这场变革运动不能取得全面胜利,要在成效上超过洋务运动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由于它时间短促,其成效与洋务运动便不能同日而语。洋务运动以稳定为基石,戊戌变法却忽视了稳定,最终在内忧外患的动荡中失败。
  由此可见,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先决要素。
  发展是目的和方向,改革是方法和途径,而稳定则是基础和前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由清政府发起的两场改革。洋务派在确保国际、国内环境稳定的前期下,推行渐进式改革策略,改革内容从军事到经济,从器物到体制,自始至终执行一条有限的改革路线,取得了较为客观的成效。有学者甚至认为,洋务运动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推迟了10年。相比之下,戊戌派主张“快变、大变和全变”的激进改革方式,忽略了稳定对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急躁冒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颁布了几乎全部所能想到的变革措施。这些些重大的变革措施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对改革之后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做出有效评估。所有的改革举措,只是“听上去很美”,失败在所难免。
  新时期下,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性和有机统一整体性,务必在确保外部、内部环境相对持续稳定的基础上,把握协调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采取科学渐进的方法,扎实稳步地推进改革持续向前发展。

 



本文编号:13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3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8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