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法学研究》2014年01期

发布时间:2017-02-23 15:19

  本文关键词:刑事既判力理论及其中国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法学研究》 2014年01期

投稿

刑事既判力理论及其中国化

 

【摘要】:欧陆的刑事既判力理论源于罗马法,指刑事既决事由所创设的稳定诉讼状态,包括既决事项的实质确定力和程序结果的自缚力。刑事既判力旨在解决刑事判决生效后既决事由的效力范围及程序安定性等问题。程序安定、诉讼经济及权利保障是其理论基础。在效力类型上,终局判决的既判力可分为肯定效力与否定效力、相对效力与绝对效力以及主观效力与客观效力。免诉裁决虽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刑事终局判决,但亦经过较严格的证明程序,具有"类"既判力。刑事既判力阻却制度奉行"禁止不利于被告的变更"原则,严格限制非常上诉与再审程序的启动。中国刑事诉讼长期缺乏程序安定的理念,再审程序的启动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任意性,应引入既判力理论,以维护判决的权威性及程序的安定性。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分类号】:D915.3
【正文快照】:

一、刑事既判力问题的提出既判力系欧陆刑事诉讼最为核心的基础理论,旨在解决刑事判决(特殊情况下亦可能是中间裁决)生效后既决事由的效力范围及程序安定性等问题。依诉讼的一般机理,刑事法庭作出终审判决后,即产生内、外双重效力:于本案件而言,无论判决是否有误,诉讼当事人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鹏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熊秋红;;[J];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05期

3 陈桂明,李仕春;[J];政法论坛;1999年05期

4 陈瑞华;[J];政法论坛;2000年06期

5 陈瑞华;[J];政法论坛;2002年05期

6 顾培东;;[J];中国法学;2009年01期

7 陈卫东,李洪江;[J];中国法学;1997年01期

8 季卫东;;[J];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晓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施正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张小玲;李家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王圣扬;董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曹险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蒋志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8 刘少军;李延奎;;[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赵坤;;[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胡思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苗;;[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朱新力;梁亮;;[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梁晓淮;张舒翔;;[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杨平;罗浩海;;[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秋生;姚石京;;[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学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余辉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金晓;;[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一部分)[C];2011年

9 周兰领;;[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6年

10 孙日华;;[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D];河北大学;2009年

2 邓继好;[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晋入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纯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雪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伟强;[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史根洪;[D];武汉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2 唐治祥;;[J];法商研究;2010年02期

3 邓正来;邹立君;;[J];河北法学;2006年12期

4 邓正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5 陈瑞华;[J];人民检察;1999年06期

6 孙笑侠;;[J];中外法学;2008年03期

7 陈瑞华;[J];政法论坛;2001年04期

8 邓正来;[J];政法论坛;2005年01期

9 陈光中;;[J];中国法学;1985年01期

10 苏力;[J];中国法学;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耀忠;[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翁晓斌;[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翁晓斌;[J];现代法学;2004年06期

4 邓辉辉;[J];政法论丛;2005年04期

5 段厚省;郭宗才;;[J];人民检察;2006年07期

6 阎朝秀;;[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3期

7 阎朝秀;;[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谢春华;;[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张大海;;[J];政法论坛;2008年05期

10 王娣;王德新;;[J];时代法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范述喜;杨世屏;;[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3 贾亚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法院 徐建东;[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李晓蕊;[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叶自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东海 永修县人民法院 杨小林;[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朱忠林;[N];江苏法制报;2010年

6 郭明龙;[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唐有良 李红军;[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廖 春;[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王胜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法院 卢新伟;[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军辉;[D];湘潭大学;2009年

2 李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林瑞成;[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4 王作洲;[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锦鹏;[D];山西大学;2008年

2 韩萍;[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聂安;[D];云南大学;2012年

4 欧阳珍;[D];湘潭大学;2013年

5 金向煜;[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詹小燕;[D];厦门大学;2008年

7 李婵;[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李晓辉;[D];湘潭大学;2009年

9 纪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孙锦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刑事既判力理论及其中国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44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