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康德对卢梭“人生而自由 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理性精神B.主权在民C.社

发布时间:2017-03-10 09:09

  本文关键词:“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精英家教网 > 高中历史 > 题目详情

康德对卢梭“人生而自由”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

A.理性精神
B.主权在民
C.社会契约
D.思想自由

D

年级 高中课程 年级 初中课程

高一 高一免费课程推荐! 初一 初一免费课程推荐!

高二 高二免费课程推荐! 初二 初二免费课程推荐!

高三 高三免费课程推荐! 初三 初三免费课程推荐!

更多初中、高中辅导课程推荐,点击进入>>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忧心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的危机。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人”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①,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②,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③”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④,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⑤。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⑥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⑦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               

(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长沙县实中汝城县一中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

材料二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4分)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忧心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的危机。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人”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3分)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①,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②,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③”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④,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⑤。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⑥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⑦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              

(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8分)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利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

【材料三】据《传教士与近代中国》记载,李佳白在1883年受美国长老会的派遣来华传教,一开始在山东的烟台、济南一带活动,到中国后,他改穿中国服装,戴假辫子,“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进行他的传教活动。

【材料四】戊戌年春,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并再版《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在这两本书中,康有为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并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材料五】“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在研究方向上有何异同。

(2)材料二卢梭话中的“枷锁”应指什么?为打破这一“枷锁”,卢梭的主要理论贡献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李佳白为何要在传教时“一如华人仪式”、“一手拿《圣经》,一手捧‘四书’”?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主张。材料四中康有为为何自称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

(5)依据材料五概括陈独秀所倡导的西方思想是什么?谈谈你对陈独秀“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一观点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康德对卢梭“人生而自由 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理性精神B.主权在民C.社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本文关键词:“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50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