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论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构

发布时间:2017-03-15 19:29

【摘要】:司法审判中对于民意的重视已经提高到了司法政策的层面,并且在实践中逐步被推广,进而成为一项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从逻辑角度来说,在司法领域中往往是一种涉案民意或者说涉诉民意,其形成的出发点往往是自我情感,是民众"义务警员"倾向所折射出的对刑罚的高度关注。刑事司法的不可妥协性决定了民意在其中没有作用的空间,刑事案件的专业化特征则决定了民意的虚妄,在刑罚权不能让渡给被害人的情形下,让渡给民意是无法想象的。如果允许刑事司法向民意妥协,看起来似乎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实际上是以牺牲整个法律正义为代价,是以牺牲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为代价,其最终的结果是法律可以被任意解释。在民意一元化和法官缺少能动性的情形之下,权力或缺少克制,或以民意为外衣,司法常常表现为对一元化民意的屈从。敢于和民意对抗有时是最为可贵的品质。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解构 民意 刑事司法 权力
【基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刑法与刑事政策关系”(课题编号:09SFB2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海市刑法学重点学科(学科编号:s30901)资助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以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我国司法过程日益重视对于民意的考察与吸纳,司法机关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试点。2009年4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法发〔2009〕20号)明确要求各级法院加强与民意的沟通,并指出这“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2 张芳英;中国死刑的出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萍;左拉的“真”——从小说《娜娜》谈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4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孙彩红;我国政务公开的实现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郑又成;《利维坦》的国家理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孙昌军,徐绫泽;论小康社会私有财产的刑法保护[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9 喻亚平,李志明;完善选举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刘莘;文明批判:卢梭与启蒙运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文静;金融机构“非银行化”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2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马杰;行政主体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李雪峰;人民权利的宪法定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何晓霞;卢梭的浪漫主义[D];湘潭大学;2002年
9 刘立新;现代律师事务所组织构造论[D];湘潭大学;2002年
10 周卫军;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2 邱兴隆;从复仇到该当——报应刑的生命路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陈林林;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以形式合理性为中心的若干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4 邱兴隆;从信仰到人权——死刑废止论的起源[J];法学评论;2002年05期
5 徐迅;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6 田禾;论死刑存废的条件[J];法学研究;2005年02期
7 周甲禄;传媒与司法关系的制度构建[J];新闻记者;2005年07期
8 刘荣清;“以人为本”的人性观思考[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威坤;;浅析民意对刑事司法的作用机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年01期
2 尹华坤;;浅析司法和民意之间的冲突与协调[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3 田斌峰;;要重视“网” 更要重视“访”[J];民主与法制;2010年05期
4 薛萍;;“有话问省长”,收获的不只是民意[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0年02期
5 阿计;;“民意立法”的理性选择[J];楚天主人;2010年01期
6 郑子森;;裁判文书引导民意[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7 张辉;葛阳;岳翔;;聆听民生 传递民意[J];人大建设;2010年02期
8 刘建明;;民意四定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3期
9 华山;;用民意反腐遏制贪官潜伏[J];廉政w,

本文编号:250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50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