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3-15 19:34
【摘要】:当代中国NGO的发展一直是海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NGO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依托公民社会与统合主义理论的结构研究与关注NGO行为的行动研究,力图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研究中国NGO的整体图式。本文认为,"结构研究"基于"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离,在一国的政治与权力配置层面上思考问题,侧重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行动研究"则试图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来洞察与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机制、策略与路径,倡导关注NGO的行动。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公民社会 统合主义 中国NGO NGO的行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YJA810019) "中山大学985三期中国政府与政治重大转型问题研究项目"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资助(11Y04)~~
【分类号】:D632.9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NGO1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Gold,1990;Ding Yijiang,1998;Saich,2000;Morton,2005)。中国NGO的“爆炸式”增长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也引起了海外研究者2的高度关注,许多学者开始以NGO为视角观察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华;张建民;;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2 唐文玉;;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3 江华;;民间商会的“一业多会”问题及其求解路径——基于温州行业协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4 陶传进;;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里的情形[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5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6 赵秀梅;;基层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的考察[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7 刘恩东;;法团主义视阈中利益集团与政府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马秋莎;;比较视角下中国合作主义的发展:以经济社团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年02期
10 邓燕华;阮横俯;;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华;张建民;;民间商会的代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行业协会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莉莉;行动者及其行动能力[D];上海大学;2011年
2 张瑞玲;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民间社团组织运作[D];上海大学;2010年
3 冯静;中间团体在现代国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刘恩东;中美利益集团与政府决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李科;行业协会绩效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晓琴;当代中国NGO与政府互动的策略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2 蒋金富;国家的烙印[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娟;;政府职能转型与公民社会发展[J];传承;2011年18期
2 刘仁春;林延斌;;政策网络理论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应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夏禹龙;周罗庚;;加强社会管理与培育公民社会——兼与周本顺先生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1年09期
4 张玉东;;公民社会视角下社会组织与政府新型关系的构建[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学俭;张翔宇;;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6 夏国美;;中国NGO的当代跨越[J];理论参考;2011年06期
7 何小虎;;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8 张冉;叶超;;公民社会视域下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呈现[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9 何延昆;张晓玉;;我国公共部门社会问责制研究——公民参与理念在行政问责领域的引入[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俞可平;;俞可平:各级政府应营造官民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J];社团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城市行政学院课题组;包忠明;;强化政府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和对策建议[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张世贤;;传统中国的行政管理——孔孟公共服务的观点[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洪亮;蔡德峰;;和谐社会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4 何西婷;;互联网在政府管理社会中的作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刘桂桂;;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评论员 朱健刚;公民社会建设:机遇和挑战同在[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本报记者 陈海娟;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前景[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舒迪;公民社会项目:帮助中国NGO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磊 ;NGO与公民社会[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组织30年》主编 王名;迈向公民社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王天Ya;为公民社会参与扶贫探索新模式[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韩君;公益创投开启公民社会之门[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魏文彪;为深圳建立“公民社会”叫好[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永州市冷水滩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吕华军;关注、培育公民社会[N];湖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周俭;红枫现象: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缩影[N];中国妇女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保红;政府信任危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伍洪杏;行政问责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10年
3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刘红波;一站式政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蔡丽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政治文明建设[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李茂平;民间组织的道德整合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赵晗;中国地方政府回应机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琳;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刚;电子治理视角下的政府网站安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胡敏;境外公益性民间组织在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D];清华大学;2005年
3 马志敏;社会转型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条件分析[D];山西大学;2005年
4 刘淑影;中国公民社会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角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汪叶枫;常熟市慈善组织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霍岩;推进第三部门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D];山西大学;2008年
8 杨静;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D];中南大学;2004年
9 孙夕;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陈壮志;公民社会与权力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50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