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从协约自治到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基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5 18:43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是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新重心。工资集体协商,则是我国调整集体劳动关系,防治集体劳动争议的策略选择。在工资集体协商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却出现了令人深思的矛盾现象:立法规定难以落实,而制度实践中的实际规则往往与立法规则不一致。一方面,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现象严重,很多集体合同是地方官员应对上级政绩考核的形式化手段,而没有依照立法中协商双方意见交换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2010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温岭羊毛衫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等成功案例,并未遵循制度的法定步骤,却有效化解了劳动争议,增加了收入分配的合理性。那么,工资集体协商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存在哪些差异,其说明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与立法策略有怎样的区别?研究这一问题,可以弥补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为立法完善提供参考。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所遵循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为“协约自治”,即由职工方与企业方自主决定劳动条件,并予以实施。实践中,启动协商程序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而非立法追求的企业工会倡导;协商商谈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或企业统合两种情况,而非立法追求的职工方与企业方平等商谈;协议审查中,政府超负...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及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0.2.1 工资集体协商实际规则的研究
        0.2.2 我国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研究
        0.2.3 现有研究的评价
    0.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的
        0.3.2 研究方法
    0.4 本文结构
1. 协约自治: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
    1.1 立法的治理策略:协约自治
    1.2 制度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选择
        1.2.1 制度功能定位
        1.2.2 理论依据选择
    1.3 法律关系宏观构架
        1.3.1 职工内部的法律关系
        1.3.2 职工与企业的法律关系
        1.3.3 政府与职工、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1.3.4 地方总工会与职工、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
    1.4 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定程序概览
        1.4.1 筹备启动阶段
        1.4.2 协商商谈阶段
        1.4.3 协议审查阶段
        1.4.4 协议履行阶段
    1.5 小结:从国家统合转换而来的协约自治
2. 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工资集体协商的启动
    2.1 问题、思路与材料
    2.2 筹备启动立法:合作主义下的工会启动
        2.2.1 筹备启动的模式选择
        2.2.2 筹备启动的具体规则分析
    2.3 筹备启动总体实践: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并存
    2.4 筹备启动个案分析: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
    2.5 筹备启动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2.5.1 开启自治的单一规定与多样实践
        2.5.2 治理策略单一化无法对接劳动关系多样化
    2.6 小结:劳动关系多样化下的筹备启动
3. 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工资的集体协商
    3.1 问题、方法与材料
    3.2 协商商谈立法:劳资协约
        3.2.1 协商商谈的模式选择
        3.2.2 协商商谈的法定规则分析
    3.3 协商商谈的实践: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
        3.3.1 协商商谈的实践模式:三种模式并存
        3.3.2 协商商谈的实际规则:两个主体主导
    3.4 协商商谈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3.4.1 徒有其名的“自治规则”
        3.4.2 制度变迁因素的不足与欠缺
    3.5 小结:制度变迁因素制约的协商商谈
4. 政府超负与工会替补: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查
    4.1 问题的提出
    4.2 协议审查的立法:政府独担重任
        4.2.1 集体合同审查的模式选择
        4.2.2 协议审查的法定规则分析
    4.3 协议审查的实践:政府超负与工会补位
        4.3.1 工资集体协议审查结果分析
        4.3.2 地方总工会的预审制度:审查制度的巧妙完善
    4.4 协议审查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4.4.1 自治规则效力确保方式的改变
        4.4.2 法律推动社会变迁条件的缺乏
    4.5 小结:社会变迁条件影响下的协议审查
5. 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
    5.1 问题、材料和方法
    5.2 协议履行立法:劳资制衡为主
        5.2.1 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5.2.2 履行监督机制的法律规定
        5.2.3 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
    5.3 协议履行实践:政府与工会的一致努力
        5.3.1 工资集体协议效力的实践规则
        5.3.2 履行监督的实际机制
        5.3.3 实践中的违约追责
    5.4 协议履行阶段实践与立法的差异及其理论解释
        5.4.1 劳资自治途径向企业管理方式的偏离
        5.4.2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主导
    5.5 小结:作为管理方式的协议履行
6. 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模式
    6.1 制度实践与立法的偏离
        6.1.1 功能定位和理论依据的实践与立法
        6.1.2 法律关系构架的实践与立法
        6.1.3 法定程序具体规则的实践与立法
    6.2 实践的治理策略及其理论解释
        6.2.1 实践策略:“统合协作”
        6.2.2 制度追求抑或法制模式转换中的正常现象
    6.3 “统合协作”下的制度评价、前瞻与完善
        6.3.1 制度评价:总体上的成功
        6.3.2 制度前瞻:走向“协约自治”
        6.3.3 制度完善:制度功能与理论依据
        6.3.4 制度完善:法律关系构架
        6.3.5 制度完善:法定程序具体规定
    6.4 小结:“统合协作”的新型调整模式
7. 结语
    7.1 本文基本观点
    7.2 本文的研究限度
    7.3 有待开始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集体合同形式化现象[J]. 王黎黎.  中国劳动. 2014(02)
[2]臆断与实情: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J]. 王天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3]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的分析与借鉴[J]. 王黎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4]非零和博弈——工资集体协商能够成立的原因和指导思想[J]. 徐东兴.  中国工人. 2013(08)
[5]工人群体性事件与工会角色(上)[J]. 陈伟光.  中国工人. 2013(08)
[6]比较法视野下的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之法律规制[J]. 侯玲玲.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4)
[7]劳动同质性与竞争性及制度耦合——决定集体谈判结构集散度因素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J]. 宋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3)
[8]底层设计的可行性与路径——对一家跨国集团大陆工厂劳资冲突博弈的考量[J]. 施志刚.  中国工人. 2013(07)
[9]论转型期自下而上式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基于深圳先端的个案分析[J]. 杨正喜,杨敏.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4)
[10]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 常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本文编号:3212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212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