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资本技能互补与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决定

发布时间:2022-02-19 20:16
  本文基于三要素双层嵌套式CES生产函数和质量阶梯型技术创新模型,通过对企业行为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决定技术进步方向的各种因素,发现技术进步的方向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内部的规模效应。其中,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的机制有二:一是通过体现于资本的技术水平提高偏向于技能劳动,二是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偏向于技能劳动。运用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对中国1991-2016年期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指数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于决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作用巨大,尽管在此期间直接效应偏向于非技能劳动,但是由于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要素配置的规模效应偏向于技能劳动,且二者的作用强度均大于直接效应,从而使得中国的技术整体呈现出技能劳动偏向。 

【文章来源】:统计研究. 2020,3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技术进步方向的理论模型分析
    (一)最终产品生产厂商的行为分析
    (二)中间产品生产厂商的行为分析
    (三)研发企业的行为分析
    (四)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的定义
三、技术进步方向的实证模型分析
    (一)实证模型的设定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三)参数估计
四、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的结果分析
五、总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与技能溢价[J]. 陶爱萍,周泰云,王炽鹏.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1)
[2]中国技能溢价、要素替代与效率水平变化的估计与分析[J]. 雷钦礼,王阳.  统计研究. 2017(10)
[3]“资本—技能互补”对我国技能溢价的影响[J]. 马红旗.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6(02)
[4]中国技能偏态性技术变迁的实证检验:兼论大学教育溢价[J]. 颜敏,王维国.  统计研究. 2014(10)
[5]中国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1979—2010[J]. 王林辉,蔡啸,高庆昆.  经济学动态. 2014(04)
[6]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与技能溢价:一个理论模型和经验解释[J]. 董直庆,蔡啸.  求是学刊. 2013(04)
[7]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J]. 雷钦礼.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12)
[8]制造业价值链拓展升级、结构调整与经济持续增长[J]. 雷钦礼.  产经评论. 2011(06)
[9]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 林毅夫.  经济学(季刊). 2011(01)
[10]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  经济研究. 2010(05)



本文编号:3633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633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