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资本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4-04-06 21:47
  就业乃民生之本。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然而,诸多就业问题中最为核心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据国家人社部统计,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亿人,其中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46.6%,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中坚力量。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有助于破解当前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难题;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使更多的人共享改革红利。本文从现有研究文献和相关研究理论出发,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的界定和内涵,通过构建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结合课题组已经获取的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615份调研数据测算发现,当前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得分较低,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都比较欠缺。同时,就调查的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描述分析发现当前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动机更加注重自我发展因素,就业方式多以1-5年的省外专职务工为主,多从事于制造业、餐饮业和建筑业...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重难点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框架
        1.4.2 创新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资本禀赋
        2.1.2 新生代农民工
    2.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相关理论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3 简要评述
3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评价
    3.1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内涵及特征
        3.1.1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内涵
        3.1.2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特征
    3.2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构建
        3.2.1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构建原则
        3.2.2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构建方法
        3.2.3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主要维度
        3.2.4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指标选取
        3.2.5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丰裕系数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3.3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特征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3.3.1 数据来源
        3.3.2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概况
        3.3.3 新生代农民工资本禀赋测算
    3.4 本章小结
4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4.1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动机
    4.2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选择
        4.2.1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间和就业方式
        4.2.2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地点
        4.2.3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业
    4.3 本章小结
5 资本禀赋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分析框架
        5.1.1 理论基础
        5.1.2 研究假说
    5.2 资本禀赋与就业行为的特征分析
        5.2.1 资本禀赋与就业动机的特征分析
        5.2.2 资本禀赋与就业方式和就业时间的特征分析
        5.2.3 资本禀赋与就业地点的特征分析
        5.2.4 资本禀赋与就业行业的特征分析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5.3.1 变量选取
        5.3.2 模型设定
    5.4 模型结果分析
        5.4.1 资本禀赋与就业动机
        5.4.2 资本禀赋与就业方式和就业时间
        5.4.3 资本禀赋与就业行业
        5.4.4 资本禀赋与就业地点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相应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主要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947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947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3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