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5 05:04
  劳务派遣是根据劳务派遣协议将与劳务派遣机构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是涉及三方主体,具有补充性、灵活性的用工方式。我国劳动法律确认了劳务派遣的法律关系。近十年来劳务派遣行业在我国飞速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劳务派遣劳动者与正式员工的劳动报酬存在较大差距,达不到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由于现行的劳动法律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规定存在着缺陷,导致劳务派遣的劳动者不仅长期遭到身份歧视,还要承受待遇上的不平等对待。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制度进行专门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当前理论界的关注焦点集中于劳务派遣制度这一宏观问题,而鲜有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这一微观问题的研究,并且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社会经济层面,却忽视了法律层面这一关键环节。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制度的专门研究,可以为劳务派遣制度的理论探讨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其次,劳动报酬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对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对于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劳务派遣理论和同工同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规定...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理论界定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和分类
        (一) 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征
        (二) 劳务派遣的分类
        (三) 劳务派遣的历史发展
    二、关于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界定的争论
        (一) 理想状态下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二) 半理想状态下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三) 扩大解释下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三、实现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理论依据
        (一) 反歧视理论
        (二) 平等就业理论
        (三) 按劳分配理论
第二章 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法律规定
    一、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法律现状
        (一) 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立法现状
        (二) 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实施现状
    二、影响我国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现状的社会因素
        (一) 市场主体的利益驱动
        (二) 薪酬体制的二元化
        (三) 劳动力要素供大于求的状况
    三、现行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
        (一) 同工同酬认定标准不明确
        (二) 派遣单位设立条件单一
        (三) 法律责任规定不清
        (四) 行政监督制度不健全
        (五) 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第三章 国外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一、国外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法律制度
        (一) 美国立法例
        (二) 日本立法例
        (三) 英国立法例
        (四) 德国立法例
    二、国外劳务派遣同工同酬法律制度的特色
第四章 完善劳务派遣同工同酬的立法建议
    一、确立同工同酬统一认定标准
    二、加强派遣单位设立条件规制
    三、明确法律责任归属
    四、完善行政监督制度
    五、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73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973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