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我国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20:0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大量涌现,并日益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非营利组织作为新生力量,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发生日益深刻的影响,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上具有政府和市场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在发展中非营利组织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资金对于任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政府和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既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也不能通过市场经营获得收益。缺乏资金、和筹资困难成了非营利组织遇到的难题。因此,怎样筹集到非营利组织所需资金,为非营利组织的稳定生存和蓬勃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者,经营者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本文针对非营利组织筹资难的现状,以政府、市场、契约失灵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分析了美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的方式特点。在介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成型的非营利组织筹资方式和面临的困境,以加强组织自身业务能力为基点,结合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对外关系,更新筹资理念,采用灵活多用的筹资渠道,以实现充分挖掘组织筹资潜能。同时结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筹资经历,通过分析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筹资现状,归纳了基金会成功筹资方式以期对同类非营利组织的筹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C912.2
【部分图文】: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的经济学分析和国外经验借鉴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⑤“自我实现需要”:主要求(发挥自身潜能的发挥、成长以及实现理想的需要)。将这五个层次的需要划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他认为低层,人们就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并向高一层次发展,此时一些社会、实现理想等开始成为大众追求的“实际目标”。

服务收费,政府补贴,非营利组织,民间


图2.2美国1965一2005年不同捐赠来源所占比例在国外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渠道:民间捐赠、服务收费、政府补贴和外国援助。民间捐赠,包括来自企业、基金和个人的捐款。在西方发达国家,民间捐赠比例最高的是美国,而英国、法国、日等国家比例更低①。服务收费是非营利组织获取资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在欧美一些国家,非利组织总收入来源的最大部分都是由会费、收费活动以及商业经营的收入组成,这者的比重已经超出了所有其它来源的收入。像美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国家,仅收费在非营利组织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50%。在美国,近年来非营利部门日变得商业化起来。政府补贴,包括直接拨款、合约和补偿。在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补贴和拨是非营利组织最主要的一个资金来源,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不会是非营利组织

社会捐赠,共接收,慈善组织,接受捐赠


图3.2捐赠主体分析全国接收各类社会捐赠款物在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332.78亿元,其中货币227.5亿元。从捐赠接收方的构成来看,接受捐赠的主体依然是以各级慈善会以及会为主的社会组织、各级民政部门、各类学校以及各级群众团体。上述各部门接赠情况如下:(l)全国各级民政系统(含部分慈善会系统)及府部门共接收社会捐赠计122.37①(2)全国各主要基金会接收社会捐赠70.71亿元(含承诺捐赠)②;(3)全国各级红十字会系统共接收社会捐赠约23亿元③;(4)其他慈善组织接收款物捐赠116.7亿元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国祥;加拿大非营利组织对我们的启示[J];学会;2003年04期

2 曾维和;非营利组织治理中的综合监督机制探讨[J];兰州学刊;2004年03期

3 李映旭;浅谈非营利组织介入城市反贫困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盛明科;论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炳秀,陈晓春;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J];云梦学刊;2005年02期

6 韩国薇;;非营利组织平衡计分卡维度分析及框架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9期

7 葛卫华 ,王方华;浅谈非营利组织[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8 廖飞;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分析方法的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J];学会;2004年06期

10 卿惠;;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红雨;非营利组织整体性治理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吴季钢;台湾专业型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创新管理模式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爱萍;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周旭亮;非营利组织“第三次分配”的财税激励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长寿;中国农村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耿玮;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陈俊龙;非营利组织的绩效管理[D];复旦大学;2003年

9 丁美东;非营利组织及其价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张月玲;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杰欣;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D];暨南大学;2010年

2 张红艳;治理中的合作:我国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建勋;论环保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定位[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莉莉;我国非营利组织(NPO)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吉琳;转型时期社会服务型非营利组织的发育与约束[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田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1年

7 刘姣;当代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魏婧;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化养老中的角色与功能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宋晓玲;非营利组织人事管理模式的转变[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周丹;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解析及其发展模式建构[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6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86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