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20:01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新时期的党群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论价值上,新时期的党群关系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实意义上,新时期的党群关系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党和群众的关系是政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每个政党都需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十分重视和群众的关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这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与持久稳定性。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坚持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在实践中总结归纳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升华形成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党群思想统一与情感沟通,弱化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本论文研究以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为中心,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分析综合法,从研究新时期的党群关系问题的重大意义着手,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主要思想开始,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群关系的理论,包括毛泽东思想中的党群关系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党群关系理论,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总结出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党群关系的主要思想。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党群关系的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但是也存在部分党员或干部共产主义信念淡薄、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不正之风损害党群关系和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下降等问题。本文进而分析了新时期影响党群关系的多种因素:即制度体制相对滞后、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阶层结构多样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一是政治上做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工作。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善于了解群众情绪,自觉关心群众疾苦,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二是经济上积极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制定适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法规,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突出问题,通过宏观调控缩小人民内部利益差距;三是文化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作风廉政建设;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能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机制,优化外部环境,为执行创造条件,搭建党群互动交流新平台。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人民群众 党群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新乡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一 引言12-21
  • (一) 研究意义13-14
  • (二) 研究现状14-17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17
  • (四) 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17-18
  • (五)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1. 政党18
  • 2. 群众18-19
  • 3. 党群关系19-20
  • 4. 新时期20-21
  • 二 党群关系理论的确立与发展21-29
  • (一) 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确立和发展21-23
  •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关系的基本思想21-22
  • 2. 列宁关于党群关系的理论与发展22-23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党群关系的理论发展23-29
  • 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党群关系理论24-26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党群关系理论26-29
  • 三 新时期党群关系的状况29-39
  • (一) 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29-34
  • 1.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0
  • 2.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0-33
  • 3.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33-34
  • (二) 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34-39
  • 1. 党群关系在目标指向上出现某些偏差34-35
  • 2. 党群关系在利益指向上出现某些偏差35-36
  • 3. 不正之风损害党群关系36-37
  • 4. 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下降37-39
  • 四 党群关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39-44
  • (一) 政治因素39-40
  • (二) 经济因素40-41
  • (三) 社会因素41-42
  • (四) 文化因素42-44
  • 五 新时期改善党群关系的措施44-52
  • (一) 政治上做好新形势下的党群工作44-46
  • 1. 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44
  • 2. 善于了解群众情绪,自觉关心群众疾苦44-45
  • 3. 贯彻党中央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45-46
  • (二) 经济上积极调整社会利益关系46-47
  • 1. 全面发展社会经济46
  • 2. 制定适合人民利益的政策法规46-47
  • 3. 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突出问题47
  • 4. 通过宏观调控,缩小人民内部利益差距47
  • (三) 文化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47-48
  • 1. 建设学习型政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47-48
  • 2. 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的作风廉政建设48
  • (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能力48-52
  • 1. 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48-49
  • 2. 建立和完善群众评价机制49
  • 3. 优化外部环境,为执行创造条件49-50
  • 4. 搭建党群互动交流新平台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7-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龙;关于超大型政党建设的几点反思[J];党史纵横;2004年02期

2 王家瑞;政党多边交流的新创举——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回顾与启示[J];求是;2004年24期

3 张东华;略论政党建设的目标选择[J];理论学刊;2005年01期

4 王韶兴;政党职能问题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范飞;;西方政党建设对我党先进性建设的启示[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6 王庆兵;;从政党认同的变迁规律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路径[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孙蔚;;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政党建设新动向及特征[J];当代世界;2011年02期

8 蔡志强;;政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建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9 ;“长期执政与政党建设比较”学术研讨会召开[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张士海;;政党纯洁:本质、作用、实现[J];理论探讨;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韶兴;;政党职能问题探讨[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3 刘守刚;郝煜华;;政党政治的财政基础——政党财政类型的比较与借鉴[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景治;;世界各国政党发展的几点启示[A];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瑞华;;我国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首要原则[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鸿玺;;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政党多边交流——以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为例[A];公共外交季刊2012秋季号(总第11期)[C];2012年

7 吴静;;《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A];毛泽东研究2012年卷[C];2013年

8 刘红凛;;现代化、法治化与规范化——关于政党建设与政党治理的三点思考[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9 丹英;;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独创性贡献[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10 刘阳;;选举政治的政党竞选模式及其超越[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杜朋举;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 服务全面建设西部强省[N];陕西日报;2012年

2 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郭从伦;服务型政党建设的意义与路径[N];四川日报;2012年

3 太原市委党校 李莉;努力加强“三型”政党建设[N];山西党校报;2013年

4 王超 尹德慈;服务型政党需要宪法思维[N];学习时报;2013年

5 记者 尹始学;刘立军来我州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和“三型”政党建设情况[N];民族日报;2014年

6 记者 安铎;省政协调研组来我市调研“三型”政党建设情况[N];定西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韦伟;开放平等合作建设性的政党盛会[N];解放军报;2004年

8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刘毅;大力加强“三型”政党建设[N];四川日报;2012年

9 本报评论员;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N];鞍山日报;2012年

10 田坤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建设服务型政党 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忠;政党角色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刘彦虎;政治精英再生产与政党发展[D];复旦大学;2011年

3 朱昔群;现代中国执政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柳娟;政党功能视角下中国共产党服务型政党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2 陈超;政党适应性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研究[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5年

3 赵扬;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田秀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中国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宋秀慧;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建设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秦志龙;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D];山东大学;2016年

7 李艳星;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5年

8 艾年武;政党现代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雍小花;中国共产党推进服务型政党建设的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张冠男;政党法律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党群关系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06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