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9:10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上升,就业压力愈发严峻。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校培养的学科及就业环境、专业结构、人事制度、就业体制等客观因素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价值观偏差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桂林市五所高校780名毕业生关于就业问题的调查,归纳了目前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和特征,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由此引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改进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工作。 论文的引言部分首先阐释了一些相关的核心范畴,指出了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包含职业价值观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综述,指出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正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进而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以及价值多元化时代境遇是如何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就业选择造成影响的;正文的第二章则主要阐述了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外价值观教育、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理论出发,指出在就业指导中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为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和职业指导理论不断创新的必然产物,是以马克思主义职业价值观以及“历史合力论”思想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题中之义;正文的第三部分的第一小部分是对已有和当前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给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有的调查研究结果都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遇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价值问题。继而从问卷反映出的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价值观的现状归纳总结出主要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总结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四个方面的价值观特征和问题:即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趋于功利化、职业发展意识有所增强,但自我规划意识仍有所缺乏、铁饭碗观念仍有相当市场以及个人本位倾向较为明显等。有针对性的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第二小部分则是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主要问题包括:首先是对于在就业指导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因而造成教育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指出当前很多高校对职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混淆,目标定位的理想化、模糊化和空泛化都直接导致了价值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投入、低产出”:其次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对人性特点重视不够,也不够贴近现实。再者,教育形式偏于单调,教育的实施方式单一,仍以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为主,缺乏有效的沟通对话机制;第四,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没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是就业价值观教育体系科学性不足,欠缺科学系统的评价机制,就业指导课师资力量也还有待提高,这些都是造成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无法取得成效的瓶颈所在。正文的最后部分,是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文章指出,要真正实现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快速、健康、高效地推行与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目标和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要体现出层次性、实在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以及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既要符合时代变化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爱岗敬业的优秀职业者,培养知礼守法的合格公民;其次在动力机制上,既要加强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又要继续加强对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要同时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牵引合力作用、发挥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源动合力作用、以及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助推合力作用,三力合一既能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又能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就业指导 价值观教育 职业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38;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导言10-19
  • (一) 选题意义10-11
  • (二) 核心概念界定11-14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 1、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14-15
  • 2、关于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15-18
  • (四) 研究方法18
  • 1、文献研究和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8
  • 2、逻辑论证法18
  • (五) 创新之处18-19
  •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时代背景19-25
  • (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及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影响19-20
  • (二) 市场经济时代及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影响20-22
  • (三) 价值多元化时代及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影响22-25
  •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25-31
  • (一)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25-27
  • 1、马克思关于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的理论25-26
  • 2、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理论26-27
  • (二)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理论27-29
  • (三) 国外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理论、职业发展理论以及就业指导理论29-31
  •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31-40
  • (一)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观问题及其主要成因31-33
  • 1、价值取向和价值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31-32
  • 2、职业“发展”意识有所增强,但自我规划意识仍比较弱32
  • 3、“铁饭碗”观念依然很有市场32
  • 4、个人本位倾向明显32-33
  • (二)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成因33-40
  • 1、教育目标不明确,定位不清晰34-35
  • 2、教育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和塑造力35-37
  • 3、教育方法单调,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机制37
  • 4、没能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37-38
  • 5、教育体系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38-40
  • 四、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40-52
  •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贴合实际,与时俱进40-43
  • 1、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和安排要体现层次性,坚持“以人为本”40-41
  • 2、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和安排要体现实在性,坚持“实事求是”41-42
  • 3、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和安排还要体现整体性,坚持“协调发展”42-43
  • (二) 以最强合力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价值观教育的践行43-52
  • 1、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形成牵引合力43-44
  • 2、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人生价值观教育相辅相成,形成源动合力44-49
  •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辅助作用,形成助推合力49-52
  • 结束语52-53
  • 注释53-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6-57
  • 致谢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4期

2 高凤霞;;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外语教学[J];消费导刊;2009年18期

3 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04期

4 韦冬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路径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闫慧;;美国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4年01期

6 吴海娜;;论90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分析和教育对策[J];时代教育;2014年01期

7 李健;张咏铃;;试论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择业价值观引导[J];时代教育;2014年01期

8 罗润东;彭明明;;当代西方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06期

9 施福昆;;试论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建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5期

10 莫尼卡·泰勒,万明;价值观教育与教育中的价值观(上)[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价值观教育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32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