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西藏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9:2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竞争逐渐从有形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知识、技能、创新的竞争,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则成为竞争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从我国区域发展角度看,各级政府只有将人才配置好、使用好,才能实现人才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最佳结合。人才流动则是市场经济客观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机制逐渐成为配置人才资源的重要的基础性手段。人才是人力资本的人格化,是作为人才市场化流动的主体出现的。这种流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佳结合,实现主体的多层次需求。基于人才流动的动因分析,西藏各级政府和人事部门在区域人才竞争方面应当着力营造和优化本地人才环境,在“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的基础上,更好地吸引外来人才,减少区内人才流失。妥善解决人才环境中市场化机制这个主要矛盾,逐渐减少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阻碍因素,并以制度化手段保障其规范、有效地运行,促进西藏地区人才的科学、合理配置。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研究的技术线路,提出了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在第一章对人才流动相关理论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藏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人才,包含关系,层次关系,人才资源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并且能够进行突破性和创造性的劳动,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①。根据赵曙明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关于人才资源的有关论述,笔者对人才、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人口资源四者的层次关系与包含关系描述如下图:

曲线,组织寿命,曲线,人才流动


环境的改变无能为力,只有离开这个环境,转到更适合自己的环境中,产生了人才流动。 卡兹的组织寿命说美国学者卡兹(Katz)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曲线,如图 2-3 所示。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相处间在 1.5~5 年这个期间里,信息交流的水平是最高的,获得的成果也最多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 5 年的时间里,成员信息交流水平不高,获得成果多。科研组织超过 5 年,就会出现成员之间沟通减少、反应迟钝,即组化现象,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才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 仁可,鲁桑扎西.  西藏发展论坛. 2009(04)
[2]当前形势下我国人才流动的新趋势[J]. 李元卿.  人才开发. 2009(07)
[3]当前我国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 张阳.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6)
[4]1978-2008:影响人口流动的发展政策评价[J]. 林斐.  发展研究. 2009(06)
[5]西藏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 普布次仁.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6)
[6]浅析促进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J]. 叶海荣.  法制与社会. 2009(06)
[7]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 王福波.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2)
[8]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 王福波.  商场现代化. 2008(03)
[9]人才流动中的制度障碍分析及政策建议[J]. 侯军帮.  职业技术. 2007(08)
[10]知识型人才流动研究[J]. 张向前.  经济管理. 2007(06)

博士论文
[1]中国人才流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梁伟年.华中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贵州省人才流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沈跃.天津大学 2007
[2]江苏省科技人才流动态势及对策研究[D]. 张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3]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达娃扎西.天津大学 2007
[4]海关人力资源内部流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卢真.天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6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396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