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国际人才集聚的异质性科创机制研究——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01 22:42
  文章以中国3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环境调节作用的差异性新视角研究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的异质性科技创新机制。研究表明,知识溢出在国际人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关系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的两个异质性科技创新机制分别为高群组城市文化多样性杠杆机制和低群组城市人力资源总量的低端锁定机制,前者指当且仅当城市发展进入高群组行列时(文化多样性指数值>0.3),文化多样性成为该机制的显著调节因素。后者指当且仅当城市发展处于低群组行列时(人力资源总量指数值<0.03),人力资本总量成为该机制的显著调节因素,其锁定了国际人才集聚的科技创新成效处于低水平阶段。上述研究结论深化和拓展了国际人才集聚研究及其科技创新机制的理论和实践认知。 

【文章来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国际人才集聚的异质性科创机制研究——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为例


知识溢出中介作用标准化路径图

城市环境,聚类分析,指标,人力资本


第一,以城市环境为依据的城市聚类分析。以SPSS22.0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对人力资源总量、城市规模和文化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如图3所示。从中可看出各指标均可分为四类,北京、上海两市因大幅领先其它城市独立分为一类。鉴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市在经济总量指方面的相似性(GDP为2万亿以上规模),故归为同一类开展研究,最终将城市环境三项指标的数据均分为三个群组。图3所示,以人力资本总量为例,36个城市分为三个群组,组间两个断裂点城市分为序号10的沈阳和序号25的长春,以两市对应人力资本总量指数划定0.07和0.03为断裂点值(文中断裂点值均为指数,以下同),将36个城市人力资本总量指标数据分为高组、中组和低组三个群组。以此类推,城市规模以断裂点0.4和0.18,文化多样性以断裂点值0.3和0.2分别划分为三个群组,具体分组标准见表2。

模型图,中国城,人才创新,国际


以中国城市国际人才集聚为自变量,以知识溢出为中介变量,城市环境因素为调节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城市环境包括人力资源总量、城市规模大小和城市文化多样性三个主要因素。研究假设三因素的异质性对城市国际人才集聚的科技创新机制异质性具有关键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有意识的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促进机制——基于集群衍生的视角[J]. 李宇,芮明杰,陈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2]虚拟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空间组织新形态[J]. 王如玉,梁琦,李广乾.  管理世界. 2018(02)
[3]要素流动条件下国际分工演进新趋势:兼评《要素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J]. 张幼文.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9)
[4]集聚外部性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霍春辉,杨锐.  经济管理. 2016(03)
[5]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规律、动因与影响[J]. 马飒.  世界经济研究. 2014(01)
[6]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J]. 孙健,尤雯.  管理世界. 2008(03)



本文编号:3417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417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