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湖南

发布时间:2021-11-15 13:59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六部委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双千计划”定位于加强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是法学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本文选择湖南省作为代表性的省份,对其2013年以来的“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进行了调研。该调研以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委政法委、高校法学院系领导、法律实务部门领导、参与“双千计划”的高校专家、参与“双千计划”的实务部门专家六个目标群体为对象;通过问卷、访谈、座谈、资料收集等形式,结合宏观和微观视角,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结合文献研究、调查访问、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全方位的考察。目前“双千计划”的实施已然产生了互聘人员个人、聘用单位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的成效,其中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方面特别凸显其现实意义。但其在体制、遴选、考核、激励、经济保障等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对聘任部门事务的参与程度等方面亦面临诸多困境,这让“双千计划”的实际成效大打折扣。因此要科学...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选题意义
        0.1.1 有利于高校职能的发挥
        0.1.2 有利于法律实务部门的可持续发展
    0.2 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0.2.1“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研究
        0.2.2“双千计划”研究
    0.3 样本地区概况及考察方法
        0.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0.3.2 主要考察方法
        0.3.3 研究方法
第1章“双千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
    1.1 湖南省“双千计划”运行机制的实施情况
        1.1.1 相关政策及文件
        1.1.2 互聘指标分配情况
        1.1.3 互聘人员的基本情况
    1.2 湖南省“双千计划”具体实施的基本情况
        1.2.1 互聘人员遴选方式
        1.2.2 互聘人员管理情况
        1.2.3 各方重视程度
    1.3 湖南省“双千计划”实施运行的积极效果
        1.3.1 互聘人员的个人成效
        1.3.2 聘用单位的成效
        1.3.3 人才培养的成效
第2章“双千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1 体制机制存有漏洞
        2.1.1 实务部门参与“双千计划”的范围过窄
        2.1.2 互聘交流期限过短
        2.1.3 互聘人员在聘用单位身份受限
    2.2 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2.2.1 遴选机制近乎缺失
        2.2.2 考核机制不完备
        2.2.3 对聘任部门事务的参与程度不够深入
    2.3 保障机制严重缺位
        2.3.1 激励机制严重缺位
        2.3.2 经济保障机制不力
第3章 完善“双千计划”制度的具体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双千计划”顶层设计
        3.1.1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指导思想下科学定位“双千计划”
        3.1.2 扩大“双千计划”责任主体
    3.2 建立一套全方位的管理运行机制
        3.2.1 前置对接沟通机制
        3.2.2 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
        3.2.3 完善细化互聘人员的选派和遴选机制
        3.2.4 配套相关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3.2.5 加深“双千计划”互聘人员对聘用单位事务的参与程度
    3.3 亟待健全“双千计划”保障机制
        3.3.1 妥当增加评价和运用的激励机制
        3.3.2 亟待健全经济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湖南省“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调研问卷(高校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卷)
附录B:湖南省“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调研问卷(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卷)
附录C:湖南省“双千计划”实施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学专业模拟法庭教学改革探讨——以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为例[J]. 杨海涌.  文史博览(理论). 2016(03)
[2]论法治实践部门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责任主体地位[J]. 杨翔,廖永安.  政法论丛. 2015(06)
[3]“双千计划”与法学实务人才的培养[J]. 张继红.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04)
[4]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行业需求[J]. 季卫东.  学习与探索. 2014(09)
[5]我挂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三点体会[J]. 汤维健.  法学教育研究. 2014(02)
[6]法学教育的理想[J]. 葛云松.  中外法学. 2014(02)
[7]深化法学教育改革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J]. 贾宇.  法学教育研究. 2014(01)
[8]由“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J]. 朱志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13(06)
[9]协同创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战略选择[J]. 吴汉东.  法学教育研究. 2013(01)
[10]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 吴英姿,李华.  法学教育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49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49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