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产业结构视阈下海洋人才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21:46
  系统解析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人才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能力的内在关联,通过海洋产业资源优化适配,持续优化海洋人才生态环境,确保海洋人才效能续航。研究发现,2006-2015年,广东、江苏、河北等省市海洋人才生态环境发展能力与环境现状错位,人才环境良好的省份存在环境提升乏力风险。海洋三产在GOP中的占比越高,海洋人才生态环境发展能力越强,海洋二产占比过高将弱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投入、涉海就业人数对环境发展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涉海出口依存度为负向影响因素。秉承"压二提三"思路,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开辟出体现区域特色的海洋人才生态环境涵养力提升路径。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一) 人才生态环境的内涵
    (二) 人才生态环境评价
    (三) 海洋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与发展
二、海洋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一) 核心内涵界定
    (二)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测算
    (三) 海洋人才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四) 海洋人才生态环境发展能力评价
    (五) 排名对比分析
三、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人才生态环境及发展能力的关联分析
    (一)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二) 门限效应检验
    (三) 不纳入海洋产业结构的门限回归结果
    (四) 纳入海洋产业结构的回归结果
        1、以海洋第二产业占GOP比重为门槛变量
        2、以海洋第三产业占GOP比重为门槛变量
        3、以海洋产业结构高度化为门槛变量
        4、门槛回归结果比较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主要研究结论
    (二) 相关对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J]. 商华,邱赵东.  科研管理. 2017(11)
[2]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沿海11省市的面板门槛效应回归分析[J]. 王波,韩立民.  资源科学. 2017(06)
[3]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顾然,商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S1)
[4]价值链视角下企业人才生态系统评价研究[J]. 商华,王苏懿.  科研管理. 2017(01)
[5]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检验[J]. 程广斌,龙文.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1)
[6]基于人才生态学理论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 董原.  兰州学刊. 2016(04)
[7]基于非整秩次WRSR的市域科技人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J]. 张立新,崔丽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2)
[8]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 郝金磊,韩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9]海洋产业集聚与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耦合模型构建[J]. 张樨樨,张鹏飞,徐子轶.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10]海洋科技人才集聚力综合评价研究[J]. 张樨樨,朱庆林,谭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硕士论文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D]. 李荣杰.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61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61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