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才学论文 >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特征研究——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08 11:12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较强科技与管理创新能力,其成长特征也成为人才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150位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履历信息进行编码,利用生存分析法研究其成长特征。Kaplan-Meier分析发现,博士后经历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其第一完成人的成长周期影响不显著。通过Cox回归和履历分析发现,有博士后和海外工作经历以及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和"211工程"院校都有助于缩短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海外留学以及就职于"985工程"院校和普通院校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周期较长;博士毕业于"985工程"院校以及师从名师或加入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博士成长成才的速度更快。最后,还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启示。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9,(04)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特征研究——以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为例


首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生存函数

曲线,自然科学,生存函数,国家


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分析博士后经历对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首次)的影响。150位研究对象中有38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有博士后经历的23人,无博士后经历的15人。因112人获奖者从未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即观测对象在观测期内没有出现响应,属于删失数据。理论上讲,删失数据不宜太多,否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尽管如此,最终的研究结果仍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有无博士后经历的生存曲线上下相互交替,更难说明博士后经历对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成长周期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χ2分布Log Rank检验显示,P=0.594>0.05;χ2分布Breslow检验显示,P=0.614>0.05,说明博士后经历对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的成长周期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成长的实证研究[J]. 张建卫,王健,周洁,乔红.  科学学研究. 2019(02)
[2]谁获得了精英大学的教职——基于北大、清华2011—2017年新任教师的履历分析[J]. 李潇潇,左玥,沈文钦.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8)
[3]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措施研究[J]. 高振,王帆.  中国成人教育. 2018(01)
[4]人才培养视角下民国大师级人才成长规律研究[J]. 黄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的成长历程研究——基于稀疏矩阵与粒子群算法的综合分析[J]. 李祖超,钟苹,李冬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6)
[6]博后经历对科研人员成长影响的定量研究[J]. 徐芳,周建中,刘文斌,李晓轩.  科研管理. 2016(07)
[7]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成长特征研究——基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分析[J]. 王帆,郭洪林,张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5(04)
[8]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与培养模式研究[J]. 薛永武.  山东高等教育. 2014(09)
[9]国际科技人才成长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J]. 张莉,朱庆华,徐孝娟.  情报杂志. 2014(09)
[10]基于履历信息的国际科技人才特征分析——以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奖得主为例[J]. 鲍雪莹,陈贡,刘木林.  现代情报. 2014(09)



本文编号:3576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ishidongtai/3576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